
衛生局聯同市政署與社區衛生委員會召開聯合會議
【本報訊】為應對目前本澳及鄰近地區基孔肯雅熱個案明顯增多的形勢,衛生局聯同市政署與社區衛生委員會的政府部門、學校、院舍、社區服務機構代表等召開聯合會議,共商蚊媒傳染病防控策略及相關工作。會議聚焦跨部門合作與社區聯動,旨在整合各方力量,構建跨部門、跨機構、全民動員的防控網絡,共同做好應對蚊媒傳染病的防控工作,為居民健康築起堅固防線。
衛生局羅奕龍局長於會議上表示,本澳現在處於防控的關鍵時期,衛生局將聯合市政署,動員全澳社區衛生委員會成員、市諮委和社諮委到社區進行實地巡視,共同發現及解決社區各種衛生問題,希望透過本次會議與會各代表互動交流,收集關於滅蚊及傳染病防控工作的意見及建議。他指出,社區衛生委員會作為社區服務的前沿力量,協助及時收集和回饋社區內的蚊患資訊和環境衛生問題,為防控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同時協助組織社區大眾居民,透過深入居民生活區域,動員居民積極參與積水清理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推廣社區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居民對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的認知和防蚊意識,助力形成全民參與防控工作的良好氛圍。
市政署環境衛生及執照廳馮惠星廳長則指出,市政署自7月已加大對轄下市政設施的滅蚊力度,頻次由一個月2次增加至3次,並強調杜絕蚊患最有效的方法是以清除孳生源為主、化學滅蚊為輔,呼籲居民定期清理家居及工作地點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
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殷琪琪醫生亦向與會者介紹應對蚊媒傳染病防控工作,強調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均通過帶病毒的白紋伊蚊叮咬人而傳播,不會人傳人,清除孳生源為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故此,呼籲居民注意加強清除積水,杜絕蚊蟲孳生。此外,本澳亦已進入蚊媒傳播疾病的風險季節,再次提醒居民不要掉以輕心,做好“防蚊三招”共同防控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等蚊媒傳播疾病:
防止家居“孳生”蚊子,注意定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
防止蚊子“進入”室內,家中可使用紗窗、蚊帳或開冷氣等措施,減少被蚊叮咬機會;
防止戶外蚊子“叮咬”,在戶外活動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並在皮膚暴露地方或衣服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
與會代表積極發言,針對加強對公共地方、衛生黑點的監督管理、加強積水及孳生源清除、滅蚊及相關防控工作等提出多項意見及建議。出席會議的社區衛生委員會成員包括:衛生局鄭成業副局長、社區醫療衛生廳曹美芳代廳長、社工局研究計劃廳張景輝廳長、教青局梁怡安代廳長、消防局沈家豪代處長、治安警察局策劃行動廳張樂民代廳長及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陳彩環處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