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會展活動需有儀式感

2021年7月29日    即時資訊


儀式感,在會展活動中不可或缺。忽視或缺乏儀式感的會展活動,會削弱對受眾的吸引力。

本世紀初,在與香港訊通展覽公司合作項目時,印象很深的事情,是訊通公司高管出席公開場合都著西裝,哪怕是夏日炎炎。在展會舉辦期間,尤其是開幕當天,公司要求員工必須正裝在崗。對於女員工,則要求她們穿出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理由是,公司邀請的客人來了,需要盛裝相迎。在展商接待處,接待臺上要擺放一大束鮮花,以示渲染和熱情。

若干年後,我突然意識到,這是在追求會展活動的儀式感。

禮儀之邦  文化一脈

儀式,是禮儀的外在呈現。儀式感,則是受眾在參與活動過程中對於禮儀的感受。

中國是禮儀之邦。其核心是禮制。禮制的要義是社會秩序的規範。

禮在儒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孔夫子是禮制專家。他一生的政治理想就是恢復和傳承周禮。生於春秋時代的孔子,將政治失序評論為禮崩樂壞。從中可知,在2500多年前,音樂(泛指在祭祀、典禮場合中的文藝表演)已是禮儀活動的組成部分。

在當代中國,禮儀仍是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普遍存在。春節團拜、端午龍舟、中秋賞月,傳統節慶的禮儀依然鮮活。在單位裡開會,在家庭裡聚餐,場面上或桌面上的禮數多有講究,不能亂套。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重塑或規範了重大活動的禮儀,如升國旗、閱兵、政府公職人員就職宣誓、勳章頒授、公祭等,彰顯了大國風範和文化自信。

會展禮儀  不可或缺

儀式感之于會展活動,其必要性有三:

一是,會展是受眾在固定時間、固定場所聚集的大型活動,注重儀式可以營造氛圍、體現秩序;

二是,會展是受眾以視角方式參與的活動,注重儀式可令人賞心悅目,沉浸其中;

三是,會展是受眾體驗服務的現場性活動,注重儀式既是主辦方禮節的呈現,也是受眾分享服務的過程。

四方面營造儀式感 

會展活動的儀式感,主要體現在下列環節:

舉辦開幕式——又稱為開幕典禮,足見儀式感之強烈與隆重

佈置展場或會場、搭建服務設施——為儀式感創造環境

設計配套活動議程——展現有秩序的儀式感

配置工作人員和禮儀人員——體現標準化、人性化服務的儀式感

增強儀式感  從意識到策劃

會展活動儀式感並不能自然產生,必須由主辦方營造。

營造儀式感,會展主辦方需要有意識地追求,而不應缺乏認知,不予重視。

營造儀式感,要有設計。這種設計應符合會展項目的需要與個性。主辦方的審美水準對於儀式的設計與操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來源:張凡的會展洞察)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