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姐熱心為食客介紹餐單
【本報訊】在荷蘭園二馬路有一間名為“泰華欣”的餐廳,它坐落在澳門著名的旅遊區,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澳門歷史城區”22個景點之一的亚婆井前地,以及澳門體育活動場館最集中的塔石體育館只有幾百米,然而這裡更是居民最集中的居住地之一。
在“泰華欣”的餐廳顯著的墻壁,在眾多的餐牌中間,掛住一個2021年4月由澳門經科局頒發的“特色店”證書,以及還有幾張類似的,由別的部門頒發的證書。這些證書讓食客有“食得放心”的感覺。
在這裡,記者遇到了一對夫婦,先生姓王,大概30多歲,是一名教師,他家就在附近。他告訴記者,他的一家,包括父母及孩子,是“泰華欣”常客,這裡的食客非常多,中午他與太太曾經來過,但是人太多,只好失望而去,但心思思,決定晚餐再來一次。也許他夫婦來的時間比較早,終於有了位置。
王老師告訴記者,來“泰華欣”的食客多為澳門居民,尤以附近居住的居民為多,慕名而來的其他街區居民以及旅客也不少。王老師雖然才三十多歲,他告訴記者,他已經是“泰華欣”20多年的擁躉,他特別強調,擁躉中包括他的父母及孩子。
究其原因,王老師說,“泰華欣”泰國菜餚特點非常的正宗,且味道20多年不變,價錢又很適宜。也許這個原因,令到“泰華欣”幾乎成為他家的飯堂,他說他每週與家人來這裡就餐最少2至3次。
“泰華欣”老闆劉小姐,是土生土長的泰國人,上世紀70年代中末期,機遇巧合,她的先生在泰國旅遊時認識了她,她遠嫁到澳門後,先後從事了多個不同行業的工作,而令她有勇氣從事飲食這一行,是曾經在博企餐廳後廚從事配菜工作有關。然而能夠讓她走上這一行,成為老闆,又是另一個機緣巧合了。
20多年前,她在朋友的介紹下,用10萬元頂下這間餐廳的經營,後來又直接將“泰華欣”經營權轉讓下來。20多年來,在她的精心經營下,菜式已經有100多種,前幾年還在氹仔茵景園開了第二間分店。
“泰華欣”是一間地道的泰國餐廳,由它的名字更可訴說著它的泰國菜的正宗。王老師告訴記者,華欣是泰國的一個小眾城市,離曼谷不遠,雖然泰國人鮮有踏足,但卻是泰國皇室偏愛的度假勝地。隨著近年越來越多特色主題餐廳、咖啡店和色彩繽紛的主題樂園進駐,讓華欣變得越來越小清新了,並成為了許多文藝青年嚮往的地方。可見“泰華欣”採用華欣命名之用心,在於其堅持泰國地道的地方特色的初心,也正是由於此令到食客流連忘返,擁有眾多的“資深”熟客。
劉小姐說,她來到澳門從事過多個不同行業的工作,但做一行,愛一行,而且不管做什麼工作,都必須堅持做的最好。她就是秉承這個信念,20多年來,用她自己的堅持用泰國配料、堅持用泰國的烹飪方式、堅持聘請泰國廚師的“三堅持”信念,讓餐廳越做越好。
劉小姐很感謝特區政府“特色店計劃”,經科局親自派員到她的餐廳,幫助她拍照餐單相片,利用“大眾點評”進行宣傳推介。她相信隨著經營模式的轉變及“大眾點評”宣傳效應,“泰華欣”的曝光率會越來越大,對“泰華欣”發展將有很大的幫助。
澳門特區政府2020年7月推出的“特色店計劃”,希望通過該措施不斷提升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發展體驗經濟,營造“客似雲來”的氛圍,打造“賓至如歸”的口碑,以進一步盤活社區經濟,帶動經濟復甦,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澳門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美食是旅遊城市的名片,是旅客出遊的首選。澳門是世界美食之都,擁有世界多個國家的美食,世界獨一無二的土生葡國菜系、東南亞美食-菜系尤為突出,歐美等多個國家著名餐廳,在澳門也不鮮見,可見給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促進作用。“特色店計劃”今年以美食為主題擴展特色店計劃,四月以東南亞美食為主題新增了39間“特色店”,“泰華欣”是其中一間,經科局今年下半年將以澳門獨有的特色菜系土生葡菜為主題,擴展“特色店計劃”範疇,展示澳門中西交匯的美食文化以及澳門作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