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澳門“特色店計劃”助力中小企多元發展

2021年7月28日    即時資訊

“特色店計劃”首階段—十月初五日街一帶的啟動儀式

“澳門特色店計劃”第二階段–離島區的啟動儀式

【本報訊】澳門是一個以博彩旅遊業為經濟命脈的城市,超過6成的收入來自博彩旅遊業。澳門回歸後,經歷了歐債危機,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一業獨大的產業結構,不利於澳門經濟可持續發展,特區政府重新調整發展方針,提出了經濟多元化發展,同時加強了與內地,尤其大灣區合作,經濟逐步走向多元發展之路。

然而由於澳門是以中小企為主的經濟體系,且以中小微型企業占大多數,因此中小企的發展對澳門經濟發展仍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區政府一直重視澳門中小企的經濟發展,並持續透過推行多項支援措施,提升企業自身經營能力及綜合競爭力,助力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使澳門經濟發展獲得最大程度的利益,改善人民生活水準及提升幸福感。“特色店計劃”正是特區政府為加大力度推動經濟多元發展,支持企業持續優化經營水準及提質發展的重要舉措。

20207月特區政府推出“特色店計劃”,計劃協助企業善用科技手段革新經營模式,將商戶特色透過線上宣傳線下體驗模式,呈現並吸引旅客抵澳後進區消費,帶動區內人流。同時,通過企業診斷模式為“特色店”提供一對一輔導服務,根據企業自身經營狀況制定升級方案以優化產品和服務質量。此外,計劃亦為社區重塑特色街區形象,改善街區面貎,為區內注入嶄新元素,營造打卡熱點,吸引旅客進區消費,以達至提振社區經濟的效果。

“特色店計劃”的推出,可不斷提升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發展體驗經濟,營造“客似雲來”的氛圍,打造“賓至如歸”的口碑,以進一步盤活社區經濟,帶動經濟復甦,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該計劃以多媒體、多管道的宣傳方式,協助“特色店”提升吸引力和知名度,以持續優化中小企業的營商環境,扶助有特色的餐飲及零售業,推動中小企業提高整體服務水準和品牌形象。首階段於澳門人文歷史豐富的街區——十月初五日街推行,為街區建立特色品牌形象,營造“打卡”熱點;還將為“特色店”提供優化管理、經營、技術等培訓課程,為推動“特色店”發展搭建舞臺。未來特色店計劃將以不同主題繼續推進,培育更多具有特色和活力的中小企業和商戶,幫助中小企業全面提升經營管理和服務質量,打造良好口碑,豐富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內涵。

“特色店計劃”參選的商號由澳門本地商會推薦,並經經科局審核方可認可得到“特色店”稱號。該計劃因對提升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打造“賓至如歸”的口碑,營造“客似雲來”的氛圍,以進一步盤活社區經濟,帶動經濟復甦,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故而受到商號的歡迎,2020年首次評選就有41家商號獲認可,當中有24家餐飲企業,17家零售企業,至20217月獲得認證的商號達到139家。

 

多渠道推廣宣傳以點帶面拉動社區經濟

“特色店計劃”甫經實施,收到預期效果,不少商號積極參與,當中不乏具有歷史悠久的商號,亦有成立時間不長的商號;他們的產品有深受市民及遊客歡迎的傳承品牌,亦有利用現代技術或工藝改良的傳承產品。

澳門是一座具有400年中西文化的城市,地處珠三角廣府文化區域,因此品牌具有多樣性,尤其以手信著稱的食品,有別於其他城市的手信,幾乎成為旅客必購買的食品;一些著名的餐廳出品的美食,承載著濃濃的澳門的美食文化得到保護與傳承。而另一方面,“特色店”的評選,也十分注重創新,對於一些企業在原有的品牌中,採用創新技術與工藝改造後,賦予商品新的“生命”,並成為市場的寵兒,可見澳門社會對創新發展的期盼。

經科局表示,將繼續宣傳“特色店”品牌,協助“特色店”以多媒體、多渠道,針對不同客源,線上線下為“特色店”推廣宣傳,以點帶面拉動社區經濟。加強與旅遊局及貿促局的跨部門合作,配合重點旅遊或展會活動與特色店結合宣傳,並組織導賞活動,引領會展客商走進社區,並重點推介該區的“特色店”。

科經局為了擴大宣傳,利用“特色店+會展”的聯動效應,在分別去年11月及今年7月舉辦的第八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第九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中設置“特色店”展區,透過會展活動協助“特色店”增加知名度。

經科局在第八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及第九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設立了“特色店”展區。在第八屆旅博會除了安排了16間“特色店”參展外,還在展區設置了一間展館,該展館全面地介紹了“特色店計劃”,以及所有獲得認可的“特色店”情況;第九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設置展區比上屆更大,安排了20間“特色店”參展,同樣在展區設置展館,介紹“特色店計劃”及已獲得“特色店”認可的商號。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第八屆旅博會,還是第九屆旅博會,經科局十分重視參展“特色店”行業或品牌的分佈,力求各行業均有代表性的商號參展。另一方面,還注重參展商號對其商品在承傳基礎上進行創新或改造重新塑造出新的特徵或用途,大大增加了商品價值,以及不一樣欣賞或使用價值。無論是已經二次參展的“LAPC水精之戀”,打破水晶過往多為做飾物的傳統,而創新出品各類器皿,包括採用水晶做電飯鍋做內膽;在也是二次參展的“何建國藝術工作室”展位,澳門當代藝術研究協會會長何建國展出其在瓷器傳統工藝製作上,改良及創新用柴燒工藝製作的瓷器,成為舉世無雙的柴燒瓷器;而也是二次參展的“明月”,將澳門文化與葡國文化融合在一起,讓設計出的文化用品,走出了之前商品設計只單一局限葡國文化用品的“窄巷”,而更彰顯澳門400年中西文化的魅力。

無論是“LAPC水精之王戀”、“何建國藝術工作室”,還是“明月”,他們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能站在國際文化的格局上,反觀澳門對發展的需求,敢於創新,採用先進的技術及工藝,為原有的商品增添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生命力。

經科局多方面,多渠道通過對“特色店”的宣傳,讓商家進一步瞭解“特色店計劃”的真正內涵及意義,讓他們明白到隨著世界市場經濟的發展,競爭越趨激烈,澳門也不能獨善其身,“特色店”對改變及促進澳門商號的固有經營思維,增強市場份額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特色店”進駐“大眾點評”成功提升商戶知名度

雖然澳門中小企產品一向甚有口碑,深得顧客的喜愛,但面對內地與海外市場激烈的競爭,他們需沖破傳統宣傳模式,以新穎創新手法擴大宣傳效應,為企業開闢及擴大客源帶來新契機。因此,經科局鼓勵參與“特色店計劃”的商戶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勢頭,強化線上宣傳工作,重點協助“特色店”進駐內地知名消費平臺“大眾點評”,利用網絡消費評價形成口碑,口碑驅動消費,為企業帶來更多新客源。

數據顯示,“特色店”進駐“大眾點評”後,曝光及點擊次數均錄得倍數增長,提升商戶關注度及知名度,成功拉動旅客線下進區消費。此外,亦有“特色店”利用團購方式,成功把線上流量轉化為線下銷量,為企業增加收入,帶來實際經濟效益。

除進駐“大眾點評”外,經科局支持“特色店”多利用線上營銷新策略擴闊客源。自“特色店計劃”推出以來,有商戶積極參與內地廣受歡迎的直播帶貨活動,如“澳門百店”、“年貨節”等直播活動。同時,亦有商戶接受網紅主播到店探訪及短視頻介紹,有利提高特色店在內地的曝光率,對商戶日後經營起到積極正面作用。

利用科技手段拓展營銷已是未來企業經營的大趨勢。經科局表示,將持續投入更多培訓資源,提升商戶科技應用技巧及線上營線商知識,鼓勵“特色店”突破固有經營思維,與時並進,善用現今線上營銷新模式強化宣傳,增加知名度,以拓展更大商機。

下半年重點推廣澳門土生葡國菜

經科局透露,將繼續宣傳“特色店”品牌,協助“特色店”以多媒體、多渠道,針對不同客源,線上線下為“特色店”推廣宣傳,以點帶面拉動社區經濟。加強與旅遊局及貿促局的跨部門合作,配合重點旅遊或展會活動與“特色店”結合宣傳。

利用現時流行的短視頻、直播、精美圖文等新興方式,透過網紅直播及達人探店,為特色店“種草”增加曝光,為“特色店”重點宣傳,協助商戶擴大客源。

同時,善用“特色店+會展”聯動效應,透過會展活動協助“特色店”增加知名度。配合大型展會活動,組織導賞活動,引領會展客商走進社區,並重點推介該區的特色店。

繼去年以街區為題推出100間“特色店”後,今年以美食為主題擴展特色店計劃,四月以東南亞美食為主題新增了39間“特色店”。今年下半年將以澳門獨有的特色菜系土生葡菜為主題,擴展“特色店計劃”範疇,展示澳門中西交匯的美食文化以及澳門作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魅力。

  “澳門特色店計劃”第三階段–東南亞美食的啟動儀式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