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會展業受到重創,為加快會展行業復蘇進程,積極探索創新辦展模式,共謀後疫情時期會展業創新發展之路,由中國國際商會會展委員會、中國展覽館協會共同主辦的後疫情時期國際會展趨勢研討會於5月25日下午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館)舉辦。
中國會展業聯盟主任王志平、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儲祥銀、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秘書長姚歆、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慰平,勵展博覽集團國際銷售部(亞洲)業務拓展總監李晶、騰訊文旅行業運營總監趙甫松,以及來自會展委員會和中國展覽館協會會員代表與媒體代表共80多人現場參加,另有1000多名行業人士線上參會。
國際展覽業協會行政副總裁瑪麗·拉金、國際展覽與項目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杜佰德、土耳其伊茲密爾展覽公司執行總經理格卡爾普·索古爾、浙江米奧蘭特商務會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炳文在線發表視頻致辭。中國貿促會貿易投資促進部周桐、商務部服貿司徐凡等嘉賓應邀出席會議。會展委員會秘書長、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明主持會議。
瑪麗·拉金表示,今年全球進入了後疫情時代,會展活動尤其重要,買家和賣家都希望通過會展平臺來滿足供銷需求。
杜佰德表示,美國目前已經有一半的會展中心可以舉辦線下活動。而相關研究表明,數字化將繼續佔據會展業主導地位,88%的受訪者認為至少要有一個數字化會展產品才能擺脫疫情的不利影響。
王志平探討了新格局下會展新機遇的路徑選擇。他表示,在新常態下,中國會展業需要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共享共贏,加強行業協調。
儲祥銀表示,在“十三五”期間,中國國內展會數量和麵積分別達到了4%和6%的年均增長率。“十四五”期間,中國會展業很可能不會追求高速度的發展,而是逐步恢復到是2019年的水平,同時面積的增速可能會大於展會數量的增速。
姚歆強調了展覽業標準化建設在未來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指導作用。他表示,數字化、標準化、品牌化和專業化等都將是展覽發展的新動能。
土耳其伊茲密爾展覽公司執行總經理索古爾表示疫情比預計的還要長,在此期間,公司籌備未來並升級場館設施,同時擴大了與主辦夥伴的合作。他表示,會展的韌性是很強的,100多年來都證明瞭這一點。
趙慰平表示,對今後展覽影響最大的並不是國際化,而是大量中小企業因經營困難退出參展,而大公司則主辦自己的現場營銷活動,但他鼓勵展覽同行要等候,以及充滿希望。
李晶觀察到,疫後展會上單純為收集情報的觀眾少了,為解決問題和帶有明確採購需求的觀眾更多了,代參展模式則可以成為境外參展的新抓手。
來自騰訊集團的趙甫松和米奧蘭特公司王炳文也指出,數字化轉型是展覽業發展新方向,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為展覽業創新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新科技、新產品、新模式的不斷湧現,成為展覽業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原創 蘇希玲 中外會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