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立春之後,在萬物復甦、風和日暖的日子裡,澳門迎來了今年春天最重要且代表著希望的“禮物”——首批10萬劑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集團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運抵澳門。此批疫苗從北京以陸路經過30多小時運抵澳門,運輸過程得到了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及相關部門的全力協助下順利到達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中聯辦副主任嚴植嬋親臨珠澳跨境工業區,見證下了衛生局疫苗入口檢查手續及接收儀式。
澳門中聯辦嚴植嬋表示,首批國產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順利入境澳門,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澳門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視、對澳門同胞健康福祉的深切關懷,對鞏固內地和澳門疫情防控成果、加快恢復澳門經濟社會正常秩序、全面恢復澳門與內地人員正常往來都具有重大意義。
在此之後,首批萬劑mRNA疫苗和第二批40萬劑的國藥滅活疫苗也接連到達澳門,在20多天的時間裡,在疫情仍然不明朗的背景下,澳門得到了60萬劑疫苗,這些承載著國家對澳門的支持和關懷,為澳門居民送來了抗疫的“及時雨”和“定心丸”,讓市民團結一致早日擊退新冠疫情,樹立更加堅定的信心。
新冠病毒的剋星——新冠疫苗的前世和今生
自2019年年底開始,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肆虐,已經帶走了超過200萬人的生命,有見及此,世界各地越發迫切地研發新冠疫苗及推動疫苗上市。2020年12月3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有數據顯示,新冠滅活疫苗保護率為79.34%,實現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負擔性的統一,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及國家藥監局相關標準要求。這一成果來之不易,中國疫苗上市為全球戰勝疫情注入信心,也為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提供有力支撐。
此次在中國廣泛接種的新冠疫苗屬於滅活病毒疫苗。滅活疫苗是世界上最傳統、技術最成熟的疫苗。其原理是通過培養、分離具有感染性的病毒,採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病毒殺死,或使其失去致病性但保留抗原性。在疫苗注入人體後,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便能產生抗體。从细胞培养到疫苗成品,至少要經歷48天,每進入下一個環節前,都必須進行嚴格檢驗,只有每項指標都合格,才能進入2-8℃的冷庫隨著冷鏈物流最終出現在使用者面前。
除此以外,由美國輝瑞公司與德國BioNTech公司合作開發的mRNA疫苗最先上市,是一種全新的技術路線,在此前全球並沒有此類疫苗上市。這種疫苗不選用自然界的病原體,而是人工合成編碼特定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然後將編碼抗原蛋白的mRNA直接注入人體,誘導免疫系統產生對新冠病毒的抗體。其優勢是研發速度快,保護有效性高,但其可靠性尚未得到充分驗證。另外,mRNA疫苗狀態不穩定,一旦周圍溫度高於零點,它們就很可能被分解掉,因此mRNA疫苗必須要在-70℃的溫度下儲存和運送。即使是在解凍後,mRNA疫苗也必須在五日內使用完畢。
按照中國國家總體安排,目前國內多個城市已經開展對普通市民的疫苗接種工作。從2021年1月1日至3月2日14時,北京累計接種新冠滅活疫苗765萬劑次,累計超過500萬人接種,其中264萬人完成兩個劑次接種。澳門截至3月9日,累計共有52,486人次預約接種新冠疫苗,其中,累計完成接種疫苗共有22,865人次。
漫漫疫苗來澳路 特區政府積極籌備為民謀利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引介《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時表示,加強疫苗採購工作,在疫苗正式獲批上市後儘早供應。因此,特區政府首先購入三種來自不同產地的疫苗,分別是國藥集團供應的滅活疫苗、德國BioNTech公司的mRNA疫苗以及由AstraZeneca代理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各採購40萬劑,並分批陸續供應到澳門。目前國藥新冠滅活疫苗和mRNA疫苗已經運抵澳門並開放給全澳市民接種,而腺病毒載體疫苗預計交貨期首批會在今年第二季。
特區政府已分別訂購的三種疫苗各40萬劑,加上供緊急使用的10萬劑疫苗,共訂購了130萬劑疫苗,另外特區政府向世界衛生組織訂購20萬劑疫苗,總數達到150萬。而目前本澳已收到60萬零425劑疫苗,足夠讓30萬名居民各接種2劑。
雖然保證有充足的疫苗供澳,但是為了增強市民接種疫苗的信心,同時惠及在澳工作、讀書、生活的非本地人,特區政府經過研究及配合法規,決定澳門居民、外僱以及在澳門就讀的非本地學生可以免費接種疫苗,並且為每位接種疫苗的人士購買保險,每人最高保障額為澳門幣100萬元,以確保因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或副作用所直接引致的身故或完全永久傷殘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