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CAM)董事會主席馬有恆表示,國際機場協會預測未來五年全球航空客運量預計将以2.4%的年速度增長,澳門國際機場將積極利用大灣區有利環境,成為大灣區國際門戶。此外,澳門國際機場加緊推進各項機場設施及設備的優化工作,目前第二候機樓的基建工程已開展設計與建造工作;候機樓南面擴建的主體結構工程已正式封頂,預計於本年底將完成工程,屆時候機樓每年將可容納1,000萬人次;此外,電子飛行進程單系統亦已上線,推動自動化無紙化空管。
澳門國際機場(MIA)於2月25日中午12點半假美獅美高梅維天閣舉行傳媒春茗午宴,邀請了多間本地傳媒好友出席。
馬有恆在致辭中指出,受疫情的衝擊,澳門國際機場在2020年度連月收入虧損。當中累計虧損佔約半為非現金性的折售費用;但因該公司一直貫徹執行審慎的現金流管理原則,故本財政年度的營運情況對現金水平並無重大影響,足以應付現時業務所需,疫情期間為同業提供兩輪紓緩寛減措施,與民航同業共渡時艱。雖然2020年度機場的收入嚴重下降,2020年期內,該公司仍履行對股東的承諾,以公司歷年來通過營運產生的內部資源,自2015年至2020年度已向股東償付借款和派發先股息的總金額合共為12億9千2百萬澳門元。
他表示,在疫情期間澳門國際機場仍加緊推進各項機場設施及設備的優化工作,包括目前第二候機樓的基建工程已開展設計與建造工作,將北安碼頭打造成陸海空綜合立體交通樞紐,更好地服務澳門和大灣區的居民;候機樓南面擴建的主體結構工程已正式封頂,預計於本年底將完成工程項目屆時候機樓每年將可容納1000萬人次,為旅客和機場服務單位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間,提升旅客體驗;在機場營運方面,澳門國際機場協同決策系統已正式投入營運,提升空管保障能力,並加空域協調和空管協作,未來亦會配合機場聯合營運控制中心和應急行動中心的融合,提升飛行安全和營運效益;此外,電子飛行進程單系統亦已上線,推動自動化無紙化空管,提升管制運行效率同時響應環保,其附設跑道佔用警示亦大幅提高跑道安全使用水平。
最後他表示,國際機場協會預測未來五年全球航空客運量預計将以2.4%的年速度增長,縱使世界各地的復甦可能並不均衡,澳門國際機場將積極利用大灣區有利環境,發揮自身優勢,以人為本以誠為本,致力為旅客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和服務。CAM將繼續秉持“安全、效率、效益”的核心理念,並不斷自我調整,抓著機遇把握前景,配合國家推進“國內外雙循環”的經濟發展政策以及澳門特别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立足澳門、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打造澳門國際機場成為灣區引以為豪的國際門戶。
出席澳門國際機場傳媒春茗午宴的領導層包括: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馬有恆,執行委員會主席鄧軍,執行董事朱丹寜、簡焯坤、李時泰、梁以恆以及部門總監財務暨行政部總監鄭淑群、執行委員會辦公室總監羅頌儀、市場部總監方曉健、基建發展部總監高岸聲、企業傳訊暨政策研究室總監毛燕麗、物流暨通用航空發展部總監胡漢新、機場營運部總監耿亞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