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六成民意維持現有免費醫療制度 暫不擴大醫療券使用範圍

2021年1月29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回復林玉鳳議員口頭質詢時表示,逾六成市民認同維持現有免費醫療制度,並提出保險券和建立災難性醫療援助機制兩個方案。目前政府並沒有擴大醫療券使用範圍至購買醫療保險之計劃。

政府於128日立法會全體會議上回復林玉鳳議員的口頭質詢。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指出,特區政府早前委託學術機構進行《澳門醫療保障制度》研究,收集社會各界對醫療保障制度的意見,結果顯示三分之二市民認同維持現行免費醫療制度,並提出保險券和建立災難性醫療援助機制兩個方案。

她表示,衛生局邀請統計暨普查局於二零二零年第三季協助進行“市民健康及就醫情況調查”,有助了解本澳市民的就醫行為和保障水平,特別是醫療福利和醫療保險等情況,目前統計暨普查局已完成相關調查,衛生局正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並將以此數據作為參考,結合學術機構研究的建議作出綜合評估,以建立穩妥的醫療保障和福利制度。

環顧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論正推行醫療融資模式改革,或已實行醫保制度的國家或地區,皆遇到不少困難及問題,如整體醫療制度、居民所佔份額、社會承受力等,需要深層次的研究評估、法律和其他條件的配合,並綜合考量社會經濟環境等因素。因此,特區政府將繼續關注先進國家和地區的醫療衛生政策發展和經驗。

本澳公私營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不同,政府醫療機構主要承擔重大疾病患者、長期病患、弱勢等特定人群的醫療服務,而政府負責監督私人醫療機構、引導其發展,以及通過醫療券扶助其經營,私家醫生主要處理一般常見疾病。根據統計暨普查局《醫療統計2019》資料,本澳社區衛生醫療服務約四百一十一萬二千人次。近年由私營診所提供的服務仍維持約八成,當中約三成是透過醫療補貼計劃提供,顯示私營診所是社區衛生醫療服務的主要提供者,有效為居民診治小病,以及起着衛生保健推廣之作用。

對於特區政府推出的醫療補貼計劃,其主要目的為補貼市民的醫療支出,同時扶持私家醫生的經營和發展,推廣家庭醫生的理念,因此,目前並沒有擴大醫療券使用範圍至購買醫療保險之計劃。與此同時,醫療補貼計劃的發放金額是根據社會經濟環境、醫療巿場的營運情況和政府財政規劃等因素作出綜合考慮,特區政府將持續關注醫療券的使用情況,了解本澳社區私營的醫療服務發展趨勢,適時檢視醫療券成效。

另一方面,因應疫情關係,衛生局於二零二零年二月起暫停衛生中心晚上六時至十時的非預約門診服務,此舉對分流病人至私家診所起着一定作用。因此,未來將繼續鼓勵居民善用醫療券,診治小病以及進行常規身體檢查等保健,預防疾病的發生。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