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澳門科技委員會主辦,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承辦,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澳門科學館、澳門大學及澳門科技大學協辦,並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支持的“十二五”科技創新成果展,於10月7日至12日在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中心D館舉辦,藉此讓本澳市民認識國家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尤其是加強澳門青年對國家科技事業的了解,增強民族自信心及國家認同感。
展覽開幕式於7日上午舉行,行政長官崔世安、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科技委員會副主席林金城、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葛璞、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機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馬志毅等嘉賓出席。
本次科技創新成果展劃分為航天、航空、深海展區;訊息、創新、創業展區;健康展區;能源、交通展區;互動體驗區;澳門科研成果展區以及科普講座與科普電影播放區七大展區,展覽面積9000平方米,共有60多件“海陸空”高精尖科技成果通過實物展出、模型解構、虛擬實境等方式展出。主辦機構組織了眾多本澳中學及大學的學生來參觀,有不少學生被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天宮空間站組合體模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模型等展品所吸引,不時向導賞員提出疑問,還爭相拍照留念;在互動體驗區內,VR技術模擬航天員出艙體驗區排起了長長的人龍,都希望能當一回宇航員。
來自澳門大學的陳同學帶著意猶未盡的表情從航天員出艙體驗的座椅上下來,與其他學生大談自己透過VR技術看到的景象。他表示,這次有這麼多國家高尖端科技品在澳門展出,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去了解國家科技發展情況,希望政府能舉辦更多類似活動,讓市民有機會進一步認識國家發展情況;來自培正中學的何同學稱,非常喜歡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海馬號”ROV,認為這樣的載人機器可潛入很深的海底非常厲害,感覺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