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十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剛落下帷幕,作爲一位與澳門會展業同行三十年的從業者,在思考行業可持續發展,前瞻未來的時候,許多鮮活的記憶湧現,歷歷在目。尤記得從回歸前僅能容納百餘展位的簡易場地,我們一路努力地克服資源不足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及挑戰;到如今坐擁多家世界級專業會展場館,集多项功能及豐富资源於一身,這段歷程見證了行業的蛻變,特區政府的遠見卓識和持續支持的成果。站在新的起點,我們期待在特區政府的指導下,同有關機構攜手,以“太”字的古老智慧為藍圖,共同開啟澳門會展業的新篇章。
“太”字之上為“大”,下點為“丶”。這個簡單的結構,深刻隱喻了澳門經濟的根本特徵與未來方向:上承“大會展”的宏大格局,下接“微型經濟”體的精準發力點。
構建“大會展”的宏大生態
在特區政府“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的引領下,澳門的產業發展路徑變清晰。其中,會展業作為聯動各方的關鍵平台,其發展構想應超越傳統範疇,邁向一個以會展活動為核心引力點的“大會展”生態系統。此“大”,核心在於戰略格局:目的在強力牽引並有機融合旅遊、文創、演藝、餐飲等多元產業,並為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文體商貿等新興領域提供展示平台與對接場景,形成一個能滿足全球訪客“商務+休閒”全方位需求的“大會展”經濟圈。
在現有的發展基礎上,我們已認識到“會展+”跨界融合的重要性。我們殷切希望,未來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這一“大會展”的協同效應。通過更高效的跨部門協調與資源整合,將會展期間的優質客流,更順暢地轉化為遍佈全城的消費體驗;讓會展經濟的紅利,如水銀瀉地般惠及本澳更廣泛的中小企業。
展望未來,我們行業的共同期許是將澳門打造成為“周周有盛事,處處有商機”的活力之都。通過將高端國際會議、大型文化展演、體育賽事與節慶活動精密編排,形成一張覆蓋全年的盛事網絡,不僅能持續吸引國際關注,更能為本澳中小企業創造持續的市場曝光與業務嫁接機會,使“”大會展”格局成為支撐社區經濟活力的核心引擎。
聚焦優勢,深化微型經濟發展內涵
“太”字下方那一點,象徵著精粹與聚焦,精準對應了澳門作為微型經濟體的特點。這提示我們,發展無需追求面面俱到,而應將資源集中於最具比較優勢的環節,做深做透,打造獨特的產業深度。
聚焦於“”商機+”的獨特吸引力: 澳門的核心魅力在於“精”與“”特”。未來,可更系統地整合及推廣“會展+世界遺產”、“會展+美食之都”、“會展+休閒度假”等高附加值體驗,讓與會者深切感受到在澳門,高效的商貿對接與獨特的文化休閒體驗相輔相成。這不僅能提升會展活動的吸引力,更是對“1+4”策略中促進綜合旅遊休閒產業發展的積極響應。這些深度融合的舉措,能讓每一位與會者都成為本地商業生態的參與者,使高效的商貿對接與繁榮的社區經濟相輔相成,最終將發展成果由廣大中小企業共享。
通過這種“宏大生態”與“精準聚焦”相結合的發展路徑,澳門的會展產業將可更有效地串聯多元經濟環節,在服務於經濟適度多元目標的同時,讓中小企業成為“大會展”最廣泛、最直接的受益者,展現出微型經濟體的獨特活力與韌性。
聚焦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微型經濟體的長治久安,離不開穩定、高素質的人才梯隊。我們非常欣慰地看到,在特區政府的支持和業界的努力下,澳門已建立起一個在區域內堪稱典範的會展人才培養體系,囊括了國際高端認證、內地合作課程與本地基層訓練。展望未來,我們期待能在特區政府的領導下,與相關部門共同推動制定更具前瞻性和系統性的中長期人才規劃,打破年度計劃的局限,確保人才培養的持續接力,為澳門的“大會展”夢想,奠定最堅實的人才基石。
執“太”字之筆,繪就澳門新傳奇
“太”字之妙,妙在平衡,妙在共融。“大會展”之宏圖,賦予我們突破天際的想像力;而“微型經濟”之定位,則教導我們腳踏實地的專注力。我們深信,在特區政府的引領下,憑藉業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我們定能完美駕馭這一“大”融合“小”的智慧,將澳門打造成為一個既能容納世界,又獨具魅力的國際會展之都。
我們期盼澳門各界共同執起“太”字這支如椽巨筆,為澳門繪就一幅更加繁榮、多元與可持續的大會展盛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