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照
【本報訊】為響應“健康澳門2030”精神健康目標,澳門註冊心理治療師公會於10月25日至26日在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舉辦了“短期青少年抑鬱症心理治療(STPP)”專業培訓工作坊,共有30名來自本澳不同社服機構及學校的社工、心理專業人員、大學教授及講師等參與。為本澳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提供針對青少年抑鬱症的創新治療方案與實務經驗。
專業培訓回應社區需求
本澳社會對精神及心理健康議題日益受到關注,澳門註冊心理治療師公會積極回應社會及同業人員的需求,再次得到霍英東基金會的支持及贊助設置是次專業培訓課程。特別針對青少年成長處境而引發的抑鬱症傾向及心理健康問題,引進國際實證有效的“短期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STPP)治療模式,邀請了三位台灣地區認證臨床心理師及青少年精神科醫師來澳授課,分享他們多年來的臨床治療經驗及研究心得,為持續提升本澳心理健康服務的專業性提供參照及協助。
科學實證的創新治療
“短期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STPP)是基於英國IMPACT研究的實證療法,已在國際上證實對青少年抑鬱症具有療效。為期兩日的培訓深入探討抑鬱症的心理動力理解、有限時間內的治療架構設計,以及個別治療與家長工作的整合技巧。理論與實務並重,有參與學員分享培訓體驗:“這不僅是技術學習,更是一次思維模式的革新。雖然STPP需要專業訓練,課程設計由淺入深,特別是第二天的家長工作實務內容,讓學員能將所學直接應用於日常工作。”
澳門註冊心理治療師公會強調,本次培訓特別注重本地專業人員的實際需求,課程設計既保留STPP的理論深度,也加強了實務操作層面的指導,確保學員能夠在社區為基礎的服務環境中有效運用所學。公會將持續舉辦各類型學術培訓及專業活動,進一步提升社區精神衛生及心理治療的專業性及服務水平。
這次由澳門註冊心理治療師公會主辦、澳門霍英東基金會贊助的專業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