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逢週四出版,最新消息請瀏覽實時更新的「即時資訊
 
 
民青會倡改革薪酬退休制度提升澳門教師職業保障

2025年9月9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現行《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實施已十三年,民眾青年會副理事長吳芸曦稱,當中雖限定教師每周授課時數為十八節,但據部分教師反映,每天在校工作時間逾十小時,除了課後仍需處理教案設計、績效報告等任務,回家後仍需繼續跟進教學相關工作,令教師在備課、教學等工作中感到壓力甚至認為無法負荷。同時,也有教師反映,除課堂教學外,還需承擔校隊訓練或課外活動指導,平均每周額外耗時八至十二小時。然而,部分學校教師的年資以及工作量與薪酬不成正比,令教師長期面臨超負荷工作與退休保障不足的雙重壓力。

退休保障方面,《私框》雖確立私校教師強制性公積金制度,為退休生活提供基礎支持,但由於制度未明確規定供款比例計算準則,衍生實質保障缺口。吳芸曦指出,澳門多數私校薪酬結構由底薪與多項津貼構成,當公積金供款僅以底薪部分為基數時,實際供款額顯著低於合理水平,致使退休生活質量保障目標難以實現。

吳芸曦認為,教師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培育、傳承和推動社會發展中作出積極貢獻,特區政府應重新審視教師減負和薪酬調整問題,構建“合理工時”、“實質減負”、“體面退休”三位一體的保障體系,讓教育工作者專注育人本業,為澳門培育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棟樑,並從以下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重塑退休金計算機制。修訂《私框》,研究在不低於現有福利標凖下,制定學校與教師雙方最低供款比例,以及重新研究“教師、學校、政府三方供款”方案,設階梯式年資津貼,為教師提升可獲得的津貼比例,並應廣納更多前線教師的訴求與建議,為終生貢獻教學事業的教師團隊提供穩定的退休保障。二、科學減負和配套革新。除教學上使用AI工具輔助外,學校還需適當減少教師非課堂教學工作,以精練、準確為最終目的,達到工作量實際減負。三、強化權益保障執行力。強化現行教師心理支援渠道,有效紓緩教師面對的壓力,並且建議將教師休息權保障納入辦學評估指標,以提升教師合理權益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5年 9月 4日 第902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4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4,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