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為激發廣大師生對澳門歷史文化的關注與熱愛,鼓勵參與歷史文獻的保護與傳承,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即日起至12月31日,在科技大學圖書館二樓藝文廊舉辦“澳門片羽——百年明信片中的城市記憶”藝術文獻特藏展。本次展覽從館藏逾千件的珍貴明信片中精心挑選70餘件,展品時間橫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早期,展現澳門城市發展、文化風貌與百姓生活的歷史軌跡。
明信片自19世紀末傳入澳門後,成為旅人與居民交流情誼、傳遞資訊的重要媒介。是次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在香港印刷製作的最早澳門明信片系列之一,見證了城市的早期風貌與中西文化交融。隨著時代推移,明信片的題材日益豐富,涵蓋城市變遷、風景名勝、街頭巷尾、民間節慶和多元人文活動,成為記錄澳門歷史的重要文化載體。
本次特展展出多種風格的明信片。明信片的正面展現澳門百年來獨特的城市景觀與生活片段,背面則承載著書信往來的溫馨故事與時代印記。部分明信片背面還有葡文、法文等多語家書,並特別配有翻譯。這些家書記錄著寄信人與親友之間的真摯情感與生活點滴,為明信片增添了更多溫度和人情味。每一張明信片,不僅是視覺藝術的珍品,更是時代的見證者,為觀眾打開一扇扇時光之窗,帶領大家穿越歲月,細細品讀澳門的歷史、人情與記憶。
在這組澳門風光明信片中,不僅展現了澳門的歷史地標和街景,更珍藏著記錄澳門與葡萄牙馬德拉群島之間親情往來的葡語家書。當中就有Samuel向他的親人C. Alberto描述媽閣廟以及當地人向佛祖叩頭的生動場景,幫助家人理解中國的寶塔與葡萄牙傳統的不同。還描述了高士德大馬路灌溉渠邊的車輛。通過這些家書,我們可以感受到20世紀初澳門與歐洲之間的人文交流和情感紐帶。
為增強互動體驗,展覽現場特設留言區,邀請觀眾分享觀展感受、回憶與建議,與圖書館共同豐富澳門的文化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