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載謀發展 雙向創未來-——粵澳工商聯會十周年慶典暨澳珠雙向商事服務啟動儀式
在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及一眾嘉賓見證下簽署澳珠雙向商事服務協議
【本報訊】由粵澳工商聯會主辦的“十載謀發展 雙向創未來-——粵澳工商聯會十周年慶典暨澳珠雙向商事服務儀式”,今天下午在2025粵澳名優商品展舉行,會上在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及一眾嘉賓見證下,粵澳工商聯會理事長黃仁民、珠海市市場管理局副局長黃建恩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澳珠雙向商事服務協議。
粵澳工商聯會會長施家倫致辭
粵澳工商聯會會長施家倫及珠海市市場管理局副局長黃建恩分別緻辭。施家倫致辭表示,2015年,乘粵澳合作的東風,在特區政府的支持下,創立了粵澳工商聯會,旨在匯聚粵澳兩地工商金融科技界的朋友,促進灣區內部協同發展、國內國際雙向合作。
他指出,十年間,粵澳工商聯會積極參與本澳經濟治理、社區經濟、多元產業和橫琴各階段的建設,圍繞做深做實澳門平台功能,連接內地與國際,聚焦服務內地企業走出去、澳資企業融入發展所需,不懈努力,在粵澳兩地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下,搭建起了粵澳工商服務中心。澳門企業不用離開澳門,可以辦理營業執照、刻印公章、辦理涉稅事務。多年來,粵澳工商聯會協助超過700間澳資企業落地橫琴,促成了集成電路芯片、聯合實驗室、產業學院等多個高新項目落地湖南、廣州、安徽、江蘇、澳門和橫琴。
施家倫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承載著打造“一點兩地”的重大歷史使命,澳門亦承載著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橋頭堡、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的重要歷史使命。後續粵澳工商聯會將聚焦灣區使命、澳門功能,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強化商會內聯外拓的能力,做粵港澳大灣區的民間招商大使。不斷強化與國內外商界,特別是東南亞和葡語系國家商會企業的聯繫,配合政府施政方向、“1+4”多元發展策略和橫琴第二階段發展目標,宣介粵港澳大灣區、澳門+橫琴的發展優勢,促進資金、人才、創新要素在粵港澳大灣區、澳門+橫琴雙向交流匯聚;配合澳琴兩地政府做好重大工程項目的雙招雙引工作,以雙向商事服務引導企業雙向落地。
二是,進一步強化團結服務調研獻策的能力,做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共建者。密切聯繫澳門工商業界,維護工商界合法權益;加強與各地商會社團合作,支持本澳商界與各地企業家磋商合作、攜手發展;推動政府經濟治理現代化、涉企服務提質增效,降低外地投資者項目落地成本,健全多元產業發展所需的法律制度、政策支持、基金平台和金融工具;深入調研澳門和橫琴四新產業發展痛點和要素需求,為多元產業發展獻策。
三是,密切關注本澳中小企業困難,積極推動本澳商圈規劃建設,用心服務助力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針對本澳中小微型企業近期以來面臨的消費外流、經營困難、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本會將持續與地區商會、社區商戶和行業協會密切溝通、傾聽意見,積極聯合各界翹楚、行業精英,獻策政府,優化非博彩元素組成,在引入新業態的同時,注重保護和支持本地中小企業的傳統優勢業務,推出各類豐富社區元素和消費鼓勵項目,構建更便捷的旅客社區遊交通動線,落實分區規劃、用好儲備用地,打造社區特色商圈、口岸經濟體、、沿河經濟帶。
珠海市市場管理局副局長黃建恩致辭
黃建恩致辭表示,澳珠雙向跨境商事服務,是珠澳合作從“單向賦能”邁向“雙向共贏”的又一里程碑。這一創新舉措,將打破傳統商事服務的界限,實現兩地商事資源的共享與互補。他表示,高興地看到,在澳門特區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澳門民間社團以高度的責任感與開拓精神,與政府部門緊密合作,在跨境服務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種“政府引導、社團聯動”的模式,充分體現了澳門社會治理的智慧與活力,也為珠海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我們堅信,雙向跨境服務的深化,必將為珠澳企業創造更多機遇,助力澳門適度多元發展,同時借助澳門的平台優勢,走向國際。
出席活動的還有澳門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楊全州,立法會副主席、中總會長崔世昌,經科局局長邱潤華、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藥監局代局長李世恩、招商局代主席李藻森、澳門世界貿易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李子蔚、深合區經發局局長吳創偉、深合區商事局副局長曾偉平等。
大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