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歷史建築展現城市魅力 間間大屋講述澳門故事

2022年3月9日    即時資訊
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圖片來自官網)

【本報訊】旁人看來,澳門是一座燈紅酒綠的賭城,有“東方拉斯維加斯”的美譽,然而,不要忘記,大部分旅客心目中的澳門地標其實是大三巴牌坊。很多旅客從關閘直接坐發財巴士到路氹的酒店,不管在哪消費,在哪住宿,在哪賭博,但最後一站還是要回到澳門半島,到大三巴牌坊拍照打卡,再發上社交媒體,以證明自己來過澳門。

世遺建築印證歷史名片

大三巴牌坊之所以遠近聞名,成為澳門的地標建築之一,除了因為其獨特的景觀,還因為其擁有一個重要的身份——澳門世界文化遺產(下稱“澳門世遺”)。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獲得21個成員國全體一致通過,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正名為「澳門歷史城區」。大三巴牌坊亦隨即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大三巴牌坊是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1835年一場大火燒毀了聖保祿學院及其附屬的教堂,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自此,這便成為世界聞名的聖保祿教堂遺址,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傳統牌坊,將之稱為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澳門世遺(圖片來自官網)

澳門的世界遺產又何止大三巴牌坊呢,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澳門歷史城區”,澳門的文物點共有30處,包括22座建築及8個廣場前地。澳門歷史城區是一片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其間以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接而成。這22座建築裡面,有西方建築,例如聖老楞佐教堂、聖奧斯定教堂;亦有中式建築,例如鄭家大屋、盧家大屋。中西建築的並存充分體現了澳門是一個中西文化交匯的城市,而他們背後的歷史,亦印證了澳門的歷史名片。

中式大屋蘊藏數段典故

其實,在澳門被列入世遺的中式建築只有5處,包括3間廟宇和兩間大屋,他們分別是:媽閣廟、三街會館(關帝廟)、哪吒廟、鄭家大屋和盧家大屋。鄭家的鄭觀應、盧家的盧九都是本澳的歷史名人。鄭觀應所撰寫的《盛世危言》對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有重大的貢獻;而盧九亦在澳門熱衷公益,捐獻了鏡湖醫院、同善堂等。

鄭家大屋建於1869年前,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由其父親鄭文瑞籌建。光緒十八年(1892年),鄭觀應在鄭家大屋撰寫的《盛世危言》,書中提及到要建設現代國家和解決當日危難的所有問題,明確提出仿照西方國家法律,設立議院,實行君主立憲,指出國弱民窮根源乃在於專制政治。這部堪稱中國近代社會極具震撼力與影響力的巨著,自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刊行後,在思想界、學術界乃至政治、經濟、軍事各界,都引起強烈反響。《盛世危言》甫問世即啟惕光緒皇帝,喚醒千百萬仁人志士,更深深影響數代偉人──如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毛澤東等,為中國近代思想史寫下光輝一頁。

鄭家大屋的建築雖主要以中國形制構建,但卻處處體現中西結合之特色,中式建築手法主要表現於屋頂、樑架結構、內院中多樣的窗戶,還有趟攏門等;而受西方或外國影響的則印證於一些室內天花的處理、門楣窗楣的式樣、檐口線,以及外牆之抹灰。後來,鄭家後人四散,該大屋長期沒有進行整體維修及改建工程,但建築物被完整地保存下來。鄭家大屋規模很大,在2001年政府取得該物業時,長年累月的風吹雨打以及祝融光顧已經令該建築物飽受摧殘, 2002年起,政府開始對鄭家大屋按部就班地進行嚴謹的修復工程,歷經八年,昔日面貌始基本得以恢復。


鄭家大屋呈現世遺音樂會(圖片來自官網)

被列入文化遺產的還有另一間大屋,盧家大屋。它位於大堂巷七號住宅,是澳門著名商人盧華紹(盧九)家族的舊居。據屋內左次間天井檐口的題詩年份顯示,約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落成。盧九出身寒微,咸豐七年(1857年)移居澳門,十年後開始經營錢莊之金融業務,開設「寶行錢號」,並以經營販賣鴉片與「宏豐公司」名義與周邊鴉片商合夥在廣東與澳門經營白鴿票而雄財一方,成為澳門第一代賭王與當時的華人代表。他亦有參與公益事業,曾捐辦平價米糧與義學等,亦曾捐獻予澳門鏡湖醫院、同善堂等。


盧家大屋旅遊打卡點(圖片來自官網)

盧家大屋是用厚青磚建造的中式兩層建築,是典型的中式大宅,也是晚清時期粵中民居溫婉纖細建築風格的典型,而窗的設計,受西方建築風格的影響。1992年,盧家大屋被評為「具建築藝術價值之建築物」成為受保護建築,同在2002年7月,政府開始對盧家大屋進行修復,2005年中對市民局部開放。

提到鄭、盧兩家的大屋,就不得不提近日在澳門沸沸揚揚的趙家大屋。2021年中,文化局以800萬預算購置營地大街附近的趙家大屋。有人質疑,趙家大屋沒有被列入世遺,何以值得政府購入呢?其實,這家建於19世紀的大屋背後有一段悲壯的歷史。南宋末年,宋皇朝軍民一路向南撤退至廣東新會崖山,仍然不敵元兵,最後十數萬軍民戰死崖海。丞相陸秀夫不忍8歲的宋少帝昺受辱,背著宋少帝昺投海,及後其餘軍民跳海殉國,崖門海水漂紅,海面上漂浮著十數萬將士和百姓的尸體,宋朝從此滅亡,趙氏遺孤輾轉來到了澳門,而趙家大屋正是宋皇朝後裔所建的。明清年間,趙皇室後人致力於科舉和儒學教育,在澳門積極參與政事,是本澳當時的名門望族。

有見及此,文化局去年以800萬收購這所由皇室後裔所建的大屋,現時正展開程序,將趙家大屋的管理權交由文化局管理和使用。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表示,待文化局完全取得大屋的管理權,屆時將進行修復和活化。現時正開展一些歷史研究,深入探討趙家大屋裡的歷史、文化底蘊的工作。期望透過修復和活化,讓市民體驗本澳昔日大宅建築,以及弘揚中華傳統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