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倫
【本報訊】特區政府早前通過《非高等教育公立學校教師通則》,配合《私框》等多項政策支持教師工作,現時本澳有77所學校,公立學校只有10所。澳門立法議員施家倫表示,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化,教育發展愈發多元,教育的範圍早已不再局限於課堂,教師的壓力亦愈加繁重,私立學校伴隨着更多的升學壓力以及競爭,教師普遍需要承擔更多教學與非教學性質的工作,不少教師的手機群組更成為跨越校園外的第二工作區,面對如此繁重的任務,不少教師因害怕來年不獲續約,均是“頂硬上”。
當局早前表示,會因應教師下班後仍然要用跟進手機的工作事項,推出“放學後使用通訊軟件指引”,並表示會根據學校、家長及學生的善意原則配合各方需求作出平衡,施家倫表示,教師跟進來自手機上的工作事項,涉及到學校、政府、家長三方的權益,要審慎處理。然而,新學年已到來,不少教師期望有關“指引”能夠盡早推出,施家倫促請當局盡快推出有關“指引”以保障教師休息權益。
根據資料顯示,自《私框》頒佈以來,教青局僅收到11宗相關查詢、建議及投訴個案,但不少教師反映,私立學校教師實際供款比例遠遠低於公立教師比例,取回年限亦沒有統一標準。施家倫表示,當局曾於相關法律提出就教師、學校、政府三方參與供款,但具體落實時卻取消政府方面供款,他建議政府對對教師公積金制度進行檢討優化,進一步推出相關構思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