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應特區政府的邀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專家代表團於8月30日至9月2日來澳,進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考察與指導,專家組總體認為特區政府十分重視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控協調機制,充分調動了各部門的資源,積極應對,不斷完善入境防疫、醫療救治、核酸檢測等疫情防控措施,並對特區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成效給予了肯定。專家組對特區政府的防控工作成效給予肯定,並提出優化建議。
戴華浩醫務主任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於今(2)日舉行記者會上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專家代表團應特區政府的邀請,來澳門進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考察與指導情況。
專家組一行8人,成員包括傳染病防控、臨床救治及實驗室檢測等領域專家,在澳期間對本澳的疫情防控的各個環節進行實地考察,並每天出席座談會,聽取衛生局等相關部門和專家作專題報告,全面和詳細瞭解特區政府疫情防控的工作情況,雙方亦就各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討論和經驗分享。
專家組通過考察,總體認為特區政府十分重視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控協調機制,充分調動了各部門的資源,積極應對,不斷完善入境防疫、醫療救治、核酸檢測等疫情防控措施,並對特區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成效給予了肯定。針對防控實際工作,專家組亦提出了重點人群監測管理、疫苗接種科普宣傳等優化建議。特區政府將認真參考專家組的意見,結合澳門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和鞏固本澳現時的公共衛生防控體制,切實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苗接種方面,專家組指出新冠病毒疫苗是防控新冠病毒肺炎最重要的防控措施之一,目前澳門特區的接種覆蓋率與內地仍有較大差距,對澳門特區新冠病毒防控工作不利,建議採取更積極的措施大力推動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尤其是針對重點人群按“應種儘種”原則推出措施提高接種率;同時,應該要分析各類重點人群的接種率,瞭解市民不接種疫苗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增加宣傳,透過社區動員推動疫苗接種;各機構、企業承擔起社會責任,鼓勵督促本單位的工作人員接種。
中國內地的疫苗接種截至今日已超過20.4億劑,當中有很多經驗值得澳門參考學習。下一階段的推廣工作是針對重點人群按“應種儘種”原則推出措施,例如醫護人員,口岸前線工作人員,公務員和學校教職員等群體。
他再次強調,所有市民都有義務和責任去接種疫苗,不但是保護自己,更重要是保護家中的老人家和小朋友免受感染。因為12歲以下的小朋友暫時未能接種疫苗,靠的就是家中的長輩和學校的老師接種疫苗來保護他們,這就是義務和責任。因此,保障自己,保護家人,形成免疫屏障,再次呼籲還未接種疫苗的各位市民,儘快預約接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