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倫、宋碧琪兩位議員在記者會上進行工作總結
【本報訊】立法議員施家倫在總結第六屆立法會第四會期議員工作總結記者會上表示,通過對近幾年求助個案的梳理,市民求助始終集中在公屋申請、加快社屋上樓和加快醫療輪候等方面,對此他十分關注,並就住房、醫療、交通和就業四大民生問題以及近期疫情的防控防治問題,提出了四項政策建議。立法議員宋碧琪表示,今後他們仍會堅持用心履職,服務為民的初心和宗旨並會堅持實幹擔當,立法為民的主旨。
8月16日下午3時,立法議員施家倫、宋碧琪議員在民眾建澳聯盟綜合活動中心舉行第六屆立法會第四會期議員工作總結記者會。施家倫先就民建聯近年監督以及服務方面的工作情況進行報告總結。他指出,自2005年起,為更好地為市民服務,陳明金先生在各區開設了7個服務站,旨在紮根社區,深入了解各區情況和社情民意。
他表示,在過去一個會期裡共接到2127宗個案求助和3191宗的各類諮詢。而在過去8年,他們共跟進了12196單市民求助,26946單的各類諮詢,總共接待諮詢有39142宗。並且,他強調,通過對這幾年求助個案的梳理,發現市民的求助,始終集中在公屋申請、加快社屋上樓和加快醫療輪候這幾件事。對此情況,施家倫議員表示,他表示十分關注。並且在過去一個會期,他們在議程前發言19次,提出書面質詢73篇,口頭質詢7份。在過去八年的議員工作中,在立法會大會議程前發言212次、提出書面質詢583篇、口頭質詢77份,發起的辯論動議3次。著重點在公共房屋、醫療改革、行政改革等方面。
施家倫並就住房、醫療、交通和就業四大民生問題以及近期疫情的防控防治問題,施家倫議員提出了四項政策建議。
一是對照國家標準,完善危機應變機制。他指出,面對疫情,應全面激活應急指揮體系,明確各部門職責。並且需強化衛生、治安、網路電信的協同,儘快落實確診個案的調查工作,儘快完成澳康碼、全民核酸等預約系統的擴容升級和壓力測試等工作。另外還需做好人群管理,考慮進行第二輪全民核酸檢測。重啟旅遊經濟復甦態勢。
二是加快推出新一輪抗疫援助。以直接津貼的方式,協助就業不足、收入萎縮的基層家庭;減免居民和商戶水、電、電訊等公共事業三個月的費用。推出工資補貼計畫,支援中小企和受衝擊行業。還應給予前往大灣區就業青年以津貼,緩解青年就業嚴峻的問題;延長公共街市、公共攤位、公屋商鋪等承租企業減免租金的期限,減輕壓力;盤整公共房屋、青茂口岸、北安碼頭、大橋口岸等大型公共設施的丟空商鋪,為創業居民和退出企業重投市場提供發展載體;完善公共工程招標條款,設定本地工人比例,保障本地工人就業。
三是設立全民基金,創機遇共享機制。本澳產業單一,疫情形勢嚴峻,經濟岌岌可危,政府應主動求變,應變圖存。在政策方面,全面檢視招商引資政策,訂立經濟發展績效考核指標,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難點。在財力方面,可從超額儲備之中提撥出資金,設立專業化,市場化的基金管理公司,作為推進橫琴開發、加快多元產業發展的投資載體,更可以項目跟投的方式,參與國家灣區建設之中,分享發展紅利。政府可在基金設立的過程中,創設全澳居民公平分享多元機遇的機制,向每位永久居民派發10萬元股本,讓每位澳門居民參與到本澳歷史性轉型發展機遇當中。
四是圍繞發展任務,推進治理變革。改革官員委任制,設立監察委員會,落實官員問責執行機制,選賢與能,獎勤罰懶;落實行政授權制度改革,以法律形式明確政府不同層級的部門職權,制定各部門各層級的權力清單,明確各部門、各層級官員、各具體崗位的權力和責任,提升跨部門合作效率;落實職校考核制度改革,將改革任務納入考核指標,分解改革任務、發展目標,落實到每一個具體部門。
另外,宋碧琪議員就兩位議員在立法工作中的履職情況進行了報告。她指出,在這個會期期間,立法會共完成審議通過三十個法律。她對於某些長期推動的問題終於獲得特區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感到高興。並且對於特區政府公職人員的職程發展、退休保障問題提出了闡述和意見,望更進一步地提高特區政府的行政效率,推動社會的發展。
並且,宋碧琪議員表示,在今後他們仍會堅持用心履職,服務為民的初心和宗旨。並會時刻謹記市民的囑託,堅持做好敢言問政,監督為民的本職。並會堅持實幹擔當,立法為民的主旨。
她指出,他們始終堅信良法是社會善治的基礎,他們未來將會繼續堅守本份,從公共利益和發展大局出發,加快督促政府立法修法效率,健全法律制度,構建更為公平公正的法治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