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髮型業界認證委員認為,通過實地訪問和問卷調查等方式認為,多種因素造成髮型屋和髮型師目前境況堪憂,提出四項建議解決該問題。
認證委員會通過實地訪問和問卷調查等方式,就現時澳門髮型屋和髮型師的境況進行深入了解,撰寫《髮型屋經營者和髮型師面對的困境》分析報告。並於8月10日上午在工聯驛站召開記者會。
會上,業界認證委員會周華健主任表示,目前澳門髮型行業存在著外僱聘用管理機制不完善、髮型行業專業認證制度缺乏和部分本土經營鋪老化等問題。認證委員會希望透過此次調查讓政府和社會更加了解澳門髮型屋經營者和髮型師的困境和現況。
他指出,因髮型屋需較長時間的學習訓練,使得入行門欄普遍較高,且起始薪酬較低,造成目前髮型業青黃不接,從業人員年齡普遍呈老化的情況。另一方面,因缺乏相應專業認證,導致向上流動空間不足,青年人入行意願降低。並且加之新冠疫情形勢和新興元素形勢,致使髮型屋行業目前正面臨重大考驗。
因而,基於調查結果,認證委員會向政府和社會各界提出以下四項建議。
第一項建議:政府完善外僱管理制度,透過統一規定每一間髮型屋和速剪店的本地髮型師與外僱髮型師的比例,並嚴格規定外僱助理不可做髮型師之工作,以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第二項建議:政府應把作為髮型師的經營者也納入僱員比列計算比例,減輕營運壓力。
第三項建議:政府應協助澳門髮型業界認證委員會開展認證工作,制定行業技能基準評價體系,完善培訓制度,為髮型師開拓向上流動的空間,讓更多青年進入行業。
第四項建議:政府出台相關措施,協助業界完善設備及技術,提升競爭力,活化老鋪,推動行業持續發展,促使本澳髮型設計手藝得以繼續傳承下去。
認證委員會期望透過此次調查及其結果,不僅能讓政府及各界人士更了解目前髮型屋行業及從業人員的困境,更希望能夠推動髮型屋行業持續且健康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