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林玉鳳就提升跨司跨部門的溝通協調和應變能力向行政長官提交書面提問

2021年8月9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立法議員林玉鳳就如何提升跨司跨部門的溝通協調和應變能力,向行政長官提出書面提問,全文如下:

特區政府日前完成澳門首次全民核酸檢測,結果 71 萬個樣本全數陰性,但確診患者生活和工作環境中有 8 個樣本呈陽性,疫情仍存變數。然而,本人相信,需要就有關工作作總結,以確保倘有下一次全民核檢會有所改善。為此,本人希望從市民經驗的角度,反映是次核檢工作暴露的問題,希望在行政長官閣下的帶領下,有關問題可以得到正視改進,在疫情常態化下更好地服務市民。

自一家四口在 8 3 日確診新冠變種病毒,特區隨即進入「即時預防狀態」。從全民核檢首日安排混亂、有密切接觸者要自行四處聯絡部門來「隔離自己」不果[1],以及外僱無奈在街上席地而睡[2]等等事件可知,特區政府的跨司跨部門協調,甚至是從上到下的溝通之間,存在著極大問題。

本人日前已提出書面質詢,指出全民核檢首日安排不周、前線人員不足、訊息公佈與實際執行存在極大落差、行動指揮與各站點溝通不良等等問題。例如,首日各核檢站人手不足、預約名額無上限、預約與非預約不作區分等等,都是造成混亂的原因。同時,核檢站不少前線工作人員反映,自己需要透過傳媒或經由市民轉述官方消息,才知道當局決策的更改,例如就沒登記人士的處理安排以及增加口咽拭子採樣方式等,站點內的工作人員自身也沒受到上級通知。

再來就是有傳媒報導,有健康碼為紅碼的居民在 3 號已主動聯絡衛生局,但到了 6 號當局才確定他們需要隔離,期間經歷各個部門的「已記錄而不回覆」或回覆內容不一令其無所適從的狀況,使曾到紅碼區人士稍一不慎即可到本澳各區做核檢,這除了令有關人士心累無奈,也再次造成防疫漏洞,令「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淪為口號。

另一方面,4 號凌晨,眾多外地僱員受離境核酸有效期縮短影響,排隊多個小時做核酸採樣後,等候檢測結果時無奈在關閘附近席地而睡[2](當晚政府並沒公佈開放避險中心的消息)。本澳各區有眾多天眼,也有警員巡邏,民防行動中心又是 24 小時運作,民防體系掌握不到有關情況嗎?為何社文司司長要在凌晨三點收到朋友發來的相片後[4],才知悉有關情況並予以應對[5]。這當中,是否存在下情未能上達的情況?又或跨司之間沒有足夠的溝通協調以及應變能力?抑或是授權與決策機制有問題?

本人相信,有了這次「核檢之亂」的經驗教訓,倘有下一次全民核檢,當局一定會有所改善,事實上,第二、第三天的核檢工作也有明顯改進,澳門居民也相當包容,即使排隊多個小時仍然體諒前線人員的辛勞付出,但廣大市民也同樣希望政府能正視問題。在疫情常態化以及惡劣天氣頻生的背景下,需要特區政府領導層隨機應變、迅速應對的事件相信仍接踵而來,實在不能要求市民一次次包容、任何事情都要先「試錯」才能做好。畢竟,澳門街日前的混亂狀況,不但對市民及前線人員造成極大困擾、不利特區的防疫安全、影響著內地省市與澳門恢復正常通關的信心,也削減了旅客到訪澳門的意欲。

請問行政長官,這次全民核檢之亂,您認為值得特區政府領導層檢討的工作都有哪些?有何方法改善跨司跨部門的溝通協調?如何提升政府的隨機應變能力?如何建立上情下達落實指令,以及下情上達反映實況的溝通渠道?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