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澳門上海周”歸來

2021年6月15日    即時資訊


週六晚上,筆者前往上海外灘源,參加了澳門上海周的活動。

也許是週末的緣故,前來參觀的人流絡繹不絕,以致於本地的安保只能關閉直達表演舞臺的路口,引導著人流從遠端進入澳門貿促局的展示區域。而隨著“澳門人”樂隊開始表演,舞臺區更是被圍得水泄不通。

整個過程中,筆者也不時聽見參觀的遊客們在談論過往關於澳門的經歷,認知,以及下一次出行的憧憬等等。由此可見,本次澳門上海周已實現其初步目標:它已調動了人們潛藏於心的旅行興趣。

但這種調動究竟有多廣泛,程度到底有多深,能在多大程度上促成遊客前往澳門的決定?

筆者不才,試著從自己的觀察出發,談談對這一問題的思考,也希望能為後續的活動提供一定的參考。

首先,以筆者有限的經驗來看,是次活動中手信等食品的購買人數最多,而其他澳門店舖如澳門啤酒,製衣廠及代言葡國紅酒等店舖面前則相對冷清;雖然貿促局展區內人滿為患,位於馬路另一側的展廳區域卻顯得冷冷凊清。

究其根本,筆者以為,並非是這些區域缺乏吸引力。而是對市場而言,這些領域往往需要更多的 “教育”。

這其中, “紅酒”就是很好的例子。對於一般人來說,他們並不能分得清紅酒的好壞,更別提葡萄牙紅酒的好壞了,因此觀者寥寥似乎也可以理解。

澳門的 “文化展示”區域,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在一般遊客的心裏,澳門只是座賭城。要想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印象讓他們注意到澳門值得觀賞的文化景觀需要比推廣已為人們所熟知的澳門手信開展更多的教育”。

澳門的 “文化展示”區域,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在一般遊客的心裏,澳門只是座賭城。要想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印象,讓他們注意到澳門值得觀賞的文化景觀,需要比推廣已為人們所熟知的“澳門手信”開展更多的 “教育”。

這裡的“教育”,不是 “上課”,而指的是能讓遊客參與進來的 “活動(推廣)”。

以本次活動而言,雖然本次的表演性活動很多(也收穫了不錯的效果),可能讓遊客參與其中的互動性的活動卻略有缺失。而 “參與”,正是幫助遊客深入瞭解產品性能的絕佳手段。

舉例來說,就在與澳門上海周同一時段舉行的 “設計上海”的活動中,筆者就觀察到,軒尼詩除了將自家的高檔酒帶到現場以外,也在現場開設了品酒的體驗活動。通過調酒師的講解、引導以及切實的體驗,軒尼詩成功將自身產品的優勢植入了消費者的心智之中,以致於購買產品的消費者絡繹不絕,這正是參與式活動的功效。

而在文化領域的推廣中,不少組織者也正借助高科技為參觀者創造互動性的活動。以剛剛在上海落幕的“挑戰安藤忠雄”建築展示展為例,組織者鼓勵參觀者拍攝自己喜歡的建築模型(展品),通過關注公眾號,上傳雲端,自動打印為其製作獨特的DIY編織袋或T恤衫。通過這種活動模式,成功提高了參觀者在參觀中的的關注度,激發了興趣。

不可否認的是,要開展這樣的活動,就意味著更大的成本支出。但考慮到其潛在的效益,筆者以為當局可考慮在扶持資金中對此類活動進行適當的傾斜以作支持與鼓勵。

最後,筆者認為,為了促進人們從 “有點興趣”到 “決定出行”,不妨考慮走構建 “社群”的路子。

對本地人來說, “澳門周”的新鮮感也許很快就會被豐富多采的都市生活所淹沒。所以,想要保持澳門的吸引力,就需要為澳門周“後”補充持久而深度的刺激措施。而由 “紅人(Kol)”引領的社群模式就成了一種選擇。

應該說,澳門周是一個有機會讓遊客近距離接觸潛在的 “本土紅人”的機會。通過 “紅人”於現場的展示互動,引起遊客對他的關注。再藉由後續的持續運作與推介,逐步打造一個個圍繞不同“紅人”的在線社群。

以參與此次演出的澳門人樂隊為例。其在現場收穫了那麼多的關注與興趣,便為其成為 “紅人”提供了一定的契機。我們可以以此為基礎,通過新媒體平臺,為其打造特定主題的節目。比如,可以以“澳門人”樂隊為敘述主體,向遊客引薦葡語文化及本土音樂。

如此,則既可以加深遊客對 “澳門人”樂隊的興趣與黏度,同時也能引起遊客對澳門(文化”更為廣泛而深入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更可以推出一系列與此相關的主題遊,藉此將遊客真正引到澳門來。

以上便是筆者的一點愚見,歡迎各位批評指正。

(本文作者:楊葉盛 澳門科技大學旅遊管理博士)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