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10日在海口舉辦的中國國際消費博覽會,是海南建設自貿港的一件大事。同時是中國展覽業的一件大事。
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20年6月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明確提出“舉辦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國家級展會境外展品在展期內進口和銷售享受免稅政策,免稅政策由有關部門具體制定。”經過一年籌備,消博會的成功舉辦標誌著海南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工作,在會展平臺建設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對於中國展覽界而言,舉辦消博會的意義在兩方面值得關注:一是,國家級展會第一梯隊的陣營擴容為四個,即廣交會、服貿會、進博會和消博會。二是,在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中,以消費為主題的展會,主辦方要如何操盤。
高層次策劃 高端消費品國際展定位
消博會寫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並給予境外展品在展會期間銷售的免稅政策,彰顯展會立項決策的高層次,也體現創辦消博會對於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特殊作用。由此可知,創立國家級展會尤其是第一梯隊的項目策劃,往往是國家發展的大棋局中佈局階段的一步“先手棋”。其以展會形式搭建的平臺,除服務經濟貿易之外,兼有政策宣導、成就展示、促進對外交往的綜合功能。
正因如此,首屆消博會以8萬平方米的大型展會規模(海口國際會展中心滿館)登場。來自69個國家和地區的650多家企業參展,2500多個品牌參展(其中國際品牌1300多個),實現了國際展、高端消費品展的定位。
清除“展蟲” 值得點贊
消博會是B2C性質的展會嗎?這是許多會展界人士所關心的問題。
之所以關心,是因為大多數政府展習慣於B2C(甚至認為只能是B2C),故而導致展會成為消費品賣場,舉辦地高齡老人成為觀眾主流,並引發大量“展蟲”蹭會;還因為消博會以消費品為主題,免稅也是針對消費者,B2C似乎理所當然。
然而4天的消博會,只有最後一天是普通觀眾日,前三天只接待專業觀眾。普通觀眾參觀必須提前預約,同時要購買門票。這種安排,在政府展中鮮見。
消博會以專業展為主的定位,還體現在展覽範圍的設計上。其分為時尚生活、旅居生活、珠寶鑽石、食品保健品、綜合服務展區和各省市區展品等6個展區,著力體現高端消費品展會的特色。在展會現場,環境佈置以及運營服務均顯示了較高水平,主辦方的用心完全可以感受得到。
據悉,為提高展會品質,對於混進消博會的“展蟲”,海南省政府有關方面嚴令清除。某國內知名展覽公司組展500平方米,清理“展蟲”後僅剩200平方米。這一點特別值得其他政府展對標學習。
根據展後報道,消博會專業觀眾為3萬多人(各省市區組團參觀起了很大作用)。總的看,專業觀眾數量仍需擴大。考慮到依靠政府組團參觀難以長期維繫,觀眾邀約將是消博會持續舉辦需要面對的挑戰。
(來源:張凡 張凡的會展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