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由特區政府主辦的“江蘇澳門周”本月十四至十七日在南京夫子廟步行街舉行,活動的主旨是透過展位、互動元素、舞臺表演及“打卡”遊戲等,推廣澳門獨特多元的旅遊元素,展示“旅遊+”的豐富內涵,同時向內地居民宣傳澳門健康安全宜遊形象,引客來澳旅遊消費。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在活動上透露:旅遊作為比較綜合性的行業要去串聯不同類型的產品和服務,目前本澳正在開發各項精品遊,在保留傳統旅遊路線的前提下發展新服務,比如個性化私人訂制遊,用新想法、好創意吸引旅客來澳門遊玩。
而據媒體報道,活動上很多當地居民都對澳門手信深感興趣,爭相購買澳門肉脯、杏仁餅等手信產品進行品嘗。文綺華自己也介紹本次活動還帶來了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龍鬚糖。可見正如文綺華所言,旅遊作為比較綜合性的行業要去串聯不同類型的產品和服務,需要有新的想法、好的創意、優質的服務,也需要有獨具魅力的特色商品。本澳的肉脯、杏仁餅等手信產品,雖然也獨具魅力,但一是這類產品的種類還比較少,二是這類產品基本都是缺少科技含量、附加值低的產品。澳門靠這類產品偶爾吸引顧客尚可,但想要持續吸引顧客,未必能有效果。
所以這又提示本澳,如果缺少獨具魅力的特色商品,僅靠“新的想法、好的創意、優質的服務”,旅遊吸引力也會受到制約。因此即使僅從發展旅遊業的角度來看,澳門也應該要想方設法彌補製造業的短板。
近幾年特區政府也努力致力於振興澳門製造業。二零一八年經濟局曾組織包括本澳的食品製造、紡織業及環保再造業等領域的廠商及企業的代表組成代表團,先是由經濟局副局長帶隊,先後赴江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蓬江區先進製造業江沙示範園區和今古洲,參觀了江門市具領導地位的發光二極體(LED)照明產業,和早年已進駐江門的澳資企業在當地的投資項目。據當時的相關媒體報道透露,該次行程凸顯了兩地特色,既考察了江門的核心產業,同時更深入瞭解澳門企業在當地的發展情況;代表團更把握時機與江門行業協會代表進行了深度交流,雙方建立互通聯繫,為未來的業務對接和投資合作搭建良好的溝通渠道;業界汲取內地的先進經驗,為澳門製造業的升級轉型提供更多參考依據,再結合CEPA貨物貿易和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的優勢,為澳門製造業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當時該報道還特別強調:面對新時代區域發展新格局,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為澳門深化區域合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重大機遇;製造業作為澳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其技術支撐和產業基礎是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不可或缺的部份。之後又由經濟局局長親自帶隊,率領澳門工商界企業代表到訪佛山市,參觀高新科技園區、創新技術應用的重點產業以及與當地企業協會進行交流對接。此次澳門工商界企業代表團先後參觀了由中德合資的無人機技術開發中心和汽車組裝中心、訪問一家由傳統家庭電器生產商發展成為研製機器人設備與自動化系統及智慧供應鏈的科技集團,聽取企業藉加強與外國高新技術企業合作取得的發展成果。此外,透過參觀佛山著名的傳統製造業,包括陶瓷、紡織及傢俱產業,代表團深入瞭解企業利用科技創新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全面推進產業優化升級。為加強雙方的交流與合作,代表團亦與當地工商企業團體進行座談,澳門企業認同佛山創新轉型的成功經驗值得澳門借鏡與學習,並得到很深啟發,有效提升澳門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及產業競爭力的信心,長遠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同時,佛山工商企業希望能透過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的優勢“走出去”,開拓葡語系國家等國際化市場。雙方並期望能建立長期緊密合作關係,加大兩地經貿合作空間,實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工作。
但至今澳門製造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仍不理想。而如果沒有一個有一定特色和競爭力的製造業,不僅旅遊業會受到制約,倉儲、運輸、廣告、維修、會展等服務業也會受到制約。所以本澳還是應該認真查找製造業實際發展情況不理想的原因,努力克服困難,想方設法盡力彌補製造業的短板,通過製造業的振興來促進本澳的旅遊、倉儲、運輸、廣告、維修、會展等行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