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民建聯籲推動智慧渠網提升防洪能力

2021年5月12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本澳雨季即將來臨,為進一步減低暴雨期間的水浸風險,市政署每月定期進行渠道疏通工作,並引入下水道影像記錄及清渠服務,提升渠道檢查及測量能力。民眾建澳聯盟常務理事、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莫超群表示,保持渠道暢通是加強防洪能力最基本一環,建議當局引入自動監測科技,減省人手操作以推動智慧渠務發展,並應未雨綢繆,盡早作出規劃,防止嚴重水浸發生,保障居民安全。

莫超群指出,當局去年引入下水道影像記錄及清渠服務,雖可利用儀器對渠道深處進行檢測,但相關程序仍需動用大量人手於本澳各區進行巡查。同時,本澳即將進入雨季,而現時多個區域亦有大小工程在進行中,隨雨水沖下的沙石及泥塵倘流入渠道,會慢慢在渠內積聚成為淤泥,嚴重影響渠道的排洪功能,在暴雨期間導致水浸。

  她認為,單靠相關人員對本澳各區渠網進行檢測,不單耗費大量人力資源,同時亦會對成效大打節扣。為保持渠道暢通及排洪工作順利,建議除透過恆常巡查,檢視各下水道的運作狀況外,更應利用科學技術對各區渠網進行自動監察及數據收集,並針對特定區域之渠道加強清理。參考鄰近地區經驗,香港於年前已推出智慧渠務監測系統,在雨水井及污水井安裝數據收集器和超聲波傳感器,一旦渠內水位觸及警戒線,系統便會自動發出警報,以便相關部門即時派員跟進,減低水浸風險;倘若發現渠道淤塞,亦能即時安排檢查和清理,。

莫超群稱,當局去年已提出將智慧渠務規劃納入施政內容,包括收集沙井位置、渠道大小,以及下雨時水流暢順情況的數據,建立模型模擬倘若水流大時會發生的情況等,透過相關數據監察以便提高防水浸能力。她建議當局盡快落實相關規劃,並可參考鄰近地區的成功經驗,結合本澳實際情況引入適合的儀器及設備,加強渠道監測及應變功能,提升本澳防洪措施保障社區及居民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