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央廣網海口5月9日消息(記者蔡志雄)牌坊、葡萄酒、花公雞以及用耀眼的霓虹燈勾勒出來的現代大都市圖案……在海南海口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澳門館”具有很高的辨識度。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灣區之聲記者探館發現,“澳門館”最顯要的位置展示的是與澳門投資環境相關的內容。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劉偉明表示,向海內外的參會者展現澳門安全、宜游、宜商的環境是此次參展的首要目的。他說,澳門到目前已經接近四百天沒有出現本地新冠肺炎病例,是一個很安全的地方,無論是旅遊還是商務往來,和內地已經可以自由流動。
記者發現,“澳門館”內設立的“葡語國家食品展示中心”,展示了來自13家代理葡語國家產品的企業及機構逾50件葡語國家食品。現場客商可以通過掃描商品二維碼,瞭解對應的代理、銷售等資訊。互聯網技術還運用在“澳門館”的投資環境諮詢服務中,劉偉明介紹說:“現場我們有一些iPad,通過這些工具,參會者可以直接和我們在澳門那邊的同事進行商業方面的交流。”
據劉偉明介紹,為積極融入國家“雙迴圈”發展戰略,接下來澳門還會在前期成功舉辦了“北京澳門周”“杭州澳門周”的基礎上,繼續辦好“澳門周”這一品牌活動。
“我們希望,第一,讓內地的同胞知道,來到澳門後可以感受中西文化的交融。另一方面,我們會帶澳門會展業的朋友到內地進行交流,看看內地有什麼會展可以在澳門舉辦,或者通過澳門,把一些會展活動引進到內地開展。相信彼此間多瞭解,可以把會展這塊餅越做越大。第三,我們也會帶動澳門的企業進行展銷活動,舉辦商業洽談會,讓澳門與內地企業間進行精准洽談。”劉偉明說。
乘坐“大灣區”這艘巨輪出海,是澳門未來發展的優勢所在。劉偉明說:“單打獨鬥是困難的,利用灣區內不同城市產業的優勢互補,我們的競爭力自然就大了。粵港澳大灣區裡有近七千萬人口,這本身就能產生內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