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顯法7日率團到訪澳門城市大學,獲校董會陳明金主席、劉駿校長的熱情接待,雙方圍繞城大的辦學成果及未來願景進行座談。
會上,陳明金主席向劉顯法特派員來校參觀指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劉駿校長介紹了城大的歷史、發展成果及未來願景,並提到城大將在學科建設、科研發展、學生培養、教師提升等方面全力以赴,建設多元文化融通、博雅教育厚實、人文特色鮮明的新型國際化都會大學。
劉駿校長續談到,在文化研究方面,城大將於本月成立澳門中國文化研究院,在澳門的多元文化平台上從事人文、科技、經貿、社會等四大基本領域的文化研究,進而講好中國故事,服務澳門學術交流、學科建設,助力澳門文化教育與“一帶一路”倡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金融學科方面,城大將重點服務澳門及大灣區的金融業發展,重點推動綠色金融、特色金融及金融科技方面的人才培養。在服務城市建設方面,城大從人文角度出發,聚焦大健康、碳中和、老齡化等領域發展交叉學科,將澳門城市形象豐富、立體地展示給世界。此外,城大積極與澳門中小學開展交流,與澳門中華教育會、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建立聯繫,走進中小學舉辦豐富的活動,同時為中小學教師的職業深造做更多貢獻。
劉顯法特派員表示,通過參與大學四十周年活動及此次來訪,對城大有了更全面的認識與深刻的印象。劉顯法特派員提到,澳門具備開展文化研究的良好基礎,鼓勵城大開展相關文化研究,助力特區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拓展對外交流合作。
會後,劉顯法特派員一行參觀了坐落於城大的全球首個世界記憶學術中心,以及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世界記憶學術中心於2016年成立,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記憶工程(MOW)認可,並與澳門文獻信息學會開展合作。中心以新的視野向澳門乃至世界推動文獻保育及信息化服務知識,促進亞太地區文獻遺產保護的推進工作,並結合各地文化特色開展普及教育項目,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年啟動的“世界記憶研學計劃”。中心成立以來,不斷開展相關的學術研討會、論壇、座談會、講座、展覽等活動 20多場次,推動文獻遺產的收集、宣傳、教育,同時開展澳門與國際的交流聯繫。
“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是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共建共用、需求嚮導、能力建設、示範引領”為宗旨,根據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科技需求,由科技部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科學實驗平台。去年,城大聯合葡萄牙埃武拉大學和蘇州大學,通過整合各自在遺產保護、材料學科研究的優勢,聯合申請了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籌),並獲科技部批准掛牌。實驗室現已有SEM-EDX、 Micro-FTIR、EDXRF、X-射線探傷儀、拉曼光譜、螢光顯微鏡、紅外熱成像儀等十多種先進設備,能對文物及藝術品進行材料檢測分析、文物病害分析評估、環境監測等研究。聯合實驗室合作團隊已在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9篇研究論文並出版2部專著,未來力爭建成大灣區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知名實驗室。
出席座談的成員還有外交公署綜合部主任王晨參贊,外交公署綜合部副主任徐峰,外交公署二等秘書張碩、外交公署三等秘書曾思琪;城大副校長孔繁清、周萬雷,協理副校長葉桂平、陳倩雯、李樹英、蘇錦雄、陳俊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