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4月19日至28日,以“拥抱变化”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2021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开幕,精彩亮相。这是今年全球第一个如期举办的A级车展,2021上海车展将继续发挥好引领全球汽车行业技术和市场的风向标作用。
本届展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主办,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欧洲地区协办单位为慕尼黑博览集团/IMAG。特别支持单位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支持单位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在展会日程安排上,4月19日至20日为媒体日,仅接待新闻媒体;4月21日至23日为专业观众日;4月24日至28日为公众日。
2021上海车展共吸引了1000家企业积极参展,展出总面积36万平方米,启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12个室内展馆,其中乘用车9个馆;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区2个馆;媒体区。此外,馆内还设立了休息室、医务室等功能和服务区。
本届车展门票均为电子票。观众须提前进行实名认证后刷验有效证件入场(非中国大陆地区观众持护照等有效证件入场),并严格按照电子门票标注的参观日期进行参观。
在整车展区,2021上海车展继续吸引到海内外主流汽车品牌以高规格参展。其中包括:大众汽车品牌,奥迪品牌,上汽大众斯柯达,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梅赛德斯-奔驰,BMW及MINI,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福特,林肯,上汽通用汽车,沃尔沃,捷豹路虎,广汽菲克,广汽三菱,丰田,广汽丰田,雷克萨斯,本田,广汽本田,广汽讴歌,日产,英菲尼迪,马自达,斯巴鲁,现代和北京现代,捷尼赛思,起亚,五菱,新宝骏等悉数参展。
作为今年全球第一个如期举办的A级车展,国际知名豪华品牌也积极参展,其中包括宾利、保时捷、兰博基尼、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劳斯莱斯等。福建奔驰、博速、铂驰、雅升、北汽泰普、伟昊、金冠、卡尔森、罗伦士、AM、克蒂汽车、迈莎锐、钧天、ASPARK、卡赋、阿莫迪罗、虏曼、傲旋、松散机车、旌航等豪华改装品牌也将集中亮相。
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倾情参展。虽然上海车展以展示乘用车为主,但众多商用车品牌也纷纷亮相这一国际展览舞台。其中包括上汽集团、福田汽车、格罗夫等商用车制造企业同台亮相。此外,本田摩托车、杜卡迪、哈雷戴维森等摩托车企业也亮相展会。
在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区,2021上海车展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区展出净面积达2.7万平方米,以技术引领汽车科技未来发展趋势。
为响应汽车行业变革,未来出行领域服务商如百度、地平线、中国移动、大唐高鸿、德赛西威、威力登、森萨塔、大疆、万集科技、东软集团、中科创达等近百家芯片、雷达、ADAS、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车联网、高精地图领军企业,也在本届车展上全面演绎汽车未来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促进汽车、电子、软件等行业深度融合。同时,株洲中车、蜂巢能源、亿纬动力、力神电池、中航光电等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新能源制造企业,将展示电池、电驱、电控等最新技术和产品。
全世界寻了一圈后,宝马集团终于找到了适合全球首发新款概念车的地方:上海。
4月19日,2021上海国际车展迎来首个媒体日,这是今年全世界第一场A级车展。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以来,中国以外的国际A级车展迄今无一举办。过去一年里,大量跨国车企与宝马经历相似。车展不是个案。如今在上海,港口、机场昼夜不停,双向运送产品和原材料,为脆弱的国际贸易链接提供有力支撑。
相比货物贸易,新品首发、技术交流、理念碰撞的公共平台,更为稀缺。全球企业寻寻觅觅之际,上海恰好为世界“补缺”。
为世界“补缺”
4月中旬,上海顶级展会出现“三碰头”的景象:上交会如期亮相世博展览馆,“钟表与奇迹”高级钟表展来到西岸艺术中心,加上在四叶草开幕的上海车展,浦江两岸热闹非凡。
“钟表与奇迹”高级钟表展原本每年4月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疫情下巴塞尔钟表展停办,而日内瓦展及时转型“线上云展”,成为全球钟表界最关注的活动。去年在日内瓦办完“云展”,主办方瑞士高级制表基金会分析研究,认为全球城市中上海防疫良好、国际影响力大,最有条件第一时间承接线下展会。
去年9月该展览首次移师上海。初试成功,今年上海线下展会与日内瓦线上展会时间校准一致,参展品牌翻了一倍,劳力士、万宝龙、萧邦等新增顶级品牌主动加入。
相比小众的高级钟表,汽车面向千家万户,大型国际展会重要性尤甚。特别是在汽车行业深度变革的当下,谁都想利用大舞台,向世界展现创新产品与技术。去年,巴黎、东京、日内瓦、底特律等车展相继暂停举办,其中的一些今年再度宣布停办。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法兰克福车展更是在去年遗憾地画上了句号,官方宣布将于今年9月改在慕尼黑举办,但欧洲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能否如期仍存未知数。
“去年9月底,我们对外发布了今年上海车展如期举办的消息。”上海贸促会会长周敏浩介绍,当时就做出这一决定,一方面因为对疫情防控有信心,另一方面是看到当时全球车企迫切的需求。
春暖花开时的热闹,始于近半年前的盛会。
当时尽管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遭遇重创,但中国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举办进博会,在关键的特殊时期为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极大地鼓舞了全球市场信心,也吸引困境中的全球企业将目光投向上海。
第三届进博会闭幕当月,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就迎来全球工程机械领域的风向标——上海宝马展。受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强劲逆势增长吸引,3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今年2月,世界移动大会(MWC)在上海举办,成为疫情发生之后该行业举办的第一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展会。全球首发重启只有中国才可以成功进行,因为这里有最有效的防疫和强劲的移动生态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表示。进入4月,迪奥品牌首次选择在上海举办秋季女装全球首秀。不同于以往奢侈品牌将巴黎、米兰发布过的秀复制到中国,这场创意十足的大秀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在中国市场进行全球新品首发。
“去年进博会开始,全球跨国公司就深刻感受到中国市场恢复情况,看到特殊时期上海畅通国内外循环的特殊作用。”国际贸易领域专家表示。
推动“百花齐放”
上海车展开幕时,一些跨国车企总部和海外工厂仍未正常复工,但企业却有强烈意愿首发新车、展示概念车、交流前沿技术。“眼下再难也会过去,错过了未来却是真的错过。”一位跨国车企中国总部负责人说。
“客观上,如今上海车展在全世界是‘一枝独秀’,但我们更希望的是推动汽车行业‘百花齐放’。”周敏浩表示。在特殊时期的上海车展将聚焦汽车行业共同面临的技术、生态、主体、市场等变化,展示当今世界最新的汽车发展理念和行业发展成果,助推全球汽车行业走出疫情冲击,尽快恢复发展增长。
全球范围内线下展会、大型活动陷入停滞,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疫情防控切实有效,风景确实这边独好。一系列国际行业展会主动移师上海,一些在中国上海等地举办的展会弥补海外展会的功能,都是市场的主动选择。
上海,不止“独善其身”,“合作共赢”已成为意义凸显的关键词。去年进博会上,上海就通过各项周密安排、悉心服务,为全球展商提供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公共平台。即使因疫情不能到场的展商,也能通过一块块平板电脑和现场翻译的帮助,与中国市场买家实时接洽。
进博会后至今,每一场在上海举办的大型国际会展活动背后,都能看到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理念。
“当下上海将发挥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推动全球重要线下会展活动的回归。”会展行业专家认为,像车展、世界移动大会这类在全球多个城市轮番举办的展会,疫情影响下尤其需要上海来“开个好头”,为世界城市提供信心和成功经验,帮助全球会展业复苏。
疫情倒逼下,全球会展活动加速数字化转型,当一些展会在上海现场开幕时,它们也能通过数字化链接,与世界各地云端共享。此次高级钟表展,上百款重磅新表先在日内瓦“云首发”,随即在上海线下首秀。两地虽相距万里,却能通过实体与虚拟结合,共同赋能全球钟表行业。“我认为这是一次具有开创性的国际合作尝试。”陈楷逊表示。
“全球经济贸易深度低迷与我国超大经济体的巨大内需动力之间,将使中国经济更具韧性,也将对全球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汤蕴懿表示,上海可以利用好这一优势,提高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响力,尤其在服务业领域做好跟跑、并跑和领跑工作。
“当前为全球会展业‘补缺’,就是一个契机。”汤蕴懿建议,上海可以借助这一势头,加快新兴品牌和时尚潮牌导入速度,鼓励本土商业企业以展会为平台加强与国际商业企业合作;可以加快推进全球新品首发地建设,为国际高端知名品牌在上海新品首发、开设首店和旗舰店创造更好条件;还可以构建高层次交往对话平台,打造全球“朋友圈”,与国际前沿行业组织和专业机构联合发布新兴行业标准,提升全球影响力。
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加强全球技术贸易和科技创新合作
龚正致辞,当前,上海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我们将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布局一批大科学设施,发起一批国际大科学计划,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取得更大突破。我们将着力打造产业创新高地,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我们将着力加强全球技术贸易和科技创新合作,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开放的胸怀汇聚全球创新成果,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以更优良的环境吸引全球科技英才。本届上交会在全球共抗疫情、共促复苏的背景下举办,期待各方充分展示国际领先技术,链接专业创新资源,共同推动国际创新合作和技术贸易发展繁荣。
本届上交会的主题为“新技术·新经济·新价值,赋能新发展格局”
2021上交会的主题为“新技术·新经济·新价值,赋能新发展格局”。山西省副省长吴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出席开幕论坛,美国经济学家乔治·吉尔德、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睿作主旨演讲,联合国工发组织发布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复苏对策,市商务委与上交所围绕建立上交会—科创板工作协同机制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