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爲何都是政府主辦
記得某大學會展專業學生參加展會項目營銷競賽,創意體育展會的配套活動爲馬拉松比賽。
我作爲評委提問,在城市比賽馬拉松會占用道路,這項活動除要獲得城市政府體育主管部門同意外,還需要經那個政府部門批准(我想提醒,此類活動需要公安交通部門批准)。參賽學生一臉茫然,不知如何作答。在他意識裏,策劃馬拉松比賽招呼一撥人開跑便是,無須哪里批准。
要知道,馬拉松是大型群衆性體育賽事,從前須報國家體育局批准。現在雖然放開(故而各地辦賽踴躍),但都是地方政府牽頭主辦,尚未有民間社團或企業單獨組織的。原因是這項賽事從報名、規劃綫路、道路占用到安全保障(包括運動員急救保障),不但要有專業管理,而且要動用各方面資源。如無商業贊助,政府財政還須投入大額資金作爲舉辦經費。
創辦會展的過程就是配置資源的過程
會展業屬于服務業。主辦方經營展覽會或會議所做的業務就是中介服務。這一服務的內涵,就是利用幷整合與展覽會或會議項目相關的資源,通過專業化的服務提供給需要展覽會或會議的客戶。主辦方利用幷整合資源的過程,就是資源配置的過程。
從會展主辦方的角度,“上項目”所需的資源基本可分爲內外兩大方面:在主辦方內部,主要是“上項目”所需的資金、人力、辦公設施等資源。在主辦方外部,主要是“上項目”所需的客戶、展館或會議場所、媒體、配套服務機構、關鍵合作方等資源。有些項目還需要利用或借助政府擁有的行政資源。
外部資源是否具備幷是否可被利用,是會展項目能否立項或實施的前提。舍此項目就“上不了”或“做不成”。內部資源的配置服務于外部資源的需要。換言之,不能利用或整合外部資源,配置內部資源就失去了方向,沒有了意義。
對于主辦方而言,內部資源的配置基本是自主的,因此是可控的。但外部資源基本是非自有的,故而是不可控的。由此可見,配置外部資源難于配置內部資源。
缺乏資源或資源不足的會展項目,是無法在市場上存續的。缺乏利用幷整合資源能力的主辦方,是無法推動會展項目正常經營的。缺乏優化資源配置能力的主辦方,是難以提高會展項目市場競爭力的。
把握“上項目”所需資源的狀况,提供整合、優化資源的配置方案與措施,是會展策劃的基礎工作。
項目策劃屬于主辦方的戰略管理
會展專業的大學生普遍喜歡做項目策劃創意,許多人甚至以爲會展業缺乏策劃人才(包括高校老師)。
據我觀察,高校學生策劃比賽上所展現的項目創意,從實操角度多經不起推敲。
但通常聽到的意見是,這種比賽主要是啓發學生興趣,不能要求太高。對此,我很不贊同。會展專業是應用型專業,將脫離實際的知識用于參賽活動,是誤導學生。學生畢業後加入會展業,便可知曉誤導,接下來就是吐槽教學了。
實際上,策劃項目屬于會展主辦方的戰略管理範疇,非管理層人員難以參與。
對于學生而言,既需要通過課堂和教材瞭解項目策劃的知識,但更需要通過實習,切身體會主辦方“上項目”的實操方法。
做策劃要有綜合知識 | 如瞭解馬拉松如何辦,其難點是什麽,怎樣化解。做策劃要有連接社會關係的能力 | 能够找到所需的外部資源,幷會加以整合利用。做策劃要有操作經驗 | 能够可以創造條件、克服困難,讓項目落地,不可能只提供策劃方案而不付諸實操。
請看真實案例:
案例 | 上海國際酒店及餐飲業展覽會的咖啡師大賽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公司創辦于1992年的上海國際酒店及餐飲業博覽會(簡稱“上海酒店展”),經多年經營,已成爲擁有餐飲設備、烘焙設備及物料、桌布用品、烹飪食材、食品飲品、咖啡與茶、冰淇淋、葡萄酒與烈酒、連鎖加盟及餐飲投資等12個類別産品的綜合性超大型展會。
爲豐富現場體驗,博華公司經世界咖啡與活動組織(World Coffee Events,簡稱爲WCE)授權,于2003年將世界咖啡師大賽引進中國,在展會期間舉辦中國區(大陸地區)選拔賽。其比賽場地由“上海酒店展”提供,但競賽規則遵循WCE統一的國際規範,親臨現場的評委會專家均爲通過WCE考試的裁判。自願報名參賽的選手來自國內咖啡店、咖啡連鎖品牌生産商/代理商及相關培訓機構。該項賽事舉辦的頭五六年,雖然每次參賽者只有數十人,但精彩的現場競技每每成爲展會亮點。
賽事持續幷成功的舉辦,令中國咖啡界對“上海酒店展”的熱情不斷升溫。WCE的世界咖啡拉花藝術大賽、世界咖啡杯測大賽、世界咖啡沖煮大賽以及世界咖啡豆烘培大賽的中國區選拔賽相繼于2014、2015、2016年落戶上海,“上海酒店展”一舉成爲國際咖啡業“奧林匹克”系列賽事的中國主場。2020年雖有新冠肺炎疫情作祟,WCE的中國區選拔賽仍在25個城市舉辦了35場分區賽,超過1000名選手在各地赴賽競技。
2003年以來,在“上海酒店展”賽場上累計誕生了44位中國賽區的冠軍咖啡師,他們分別參加了每年的世界咖啡大賽。2015年、2016年世界拉花與藝術大賽的亞軍、2019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的冠軍頭銜由中國選手獲得。
文章來源:張凡《會展策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