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公民有計傾》網上節目 討論照顧者津貼和特教政策

2021年3月12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本週四(311)晚上09:30由立法會議員林玉鳳主持的網上直播節目《公民有計傾》,邀請到澳門特殊教育研究學會理事長董志文博士及特教學生家長,分享照顧特教生的經驗以及關於照顧者津貼和特教政策的建議。

社工局去年底推出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對象為重度或極重度智力殘疾人士,以及不能自行坐立的長期卧床人士,成功申請者每月可獲發2,175元。Angela反映,重度特教生家長照顧小朋友本身已經十分忙碌,申請有關津貼的手續繁複,需要提交眾多證明文件,還需要進行家訪,因此這樣一個門檻高、手續複雜且需要佔用大量時間的照顧者津貼,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他們的負擔。

林玉鳳指出,重度特教生本身已經有殘疾證,建議政府以聯動機制省減一些不必要的步驟及須提交的文件,以減輕特教家長在行政上的壓力。她認同政府推出照顧者津貼計劃,希望當局持續優化流程並擴大計劃的受惠範圍。

另外,若被照顧者入院累計超過30日,當局會就超出的天數按比例扣減津貼。Angela提到,小朋友住院後家長同樣要「頻頻撲撲」地來回照顧,並非完全交給醫院照料,不認同住院期間要扣減津貼。董志文則說,不少特教生的抵抗力較差,往往不單肢體上有問題,可能心肺功能也較弱,入院半個月、一個月是常事。

三人都認同當局應加強對照顧家庭的支援,因為這些照顧者長期在忙碌高壓中生活,身心皆疲,應當重視照顧者的舒壓需要,例如可參考外地的「喘息服務」,適時讓照顧者放鬆。

在特教配套資源方面,Angela表示,很多重要的輔具都相當昂貴,提議政府與社福機構合作推行輔具共享,把已不適用的輔具留給有需要的人。董志文亦認同共享輔具的方案,他並指出許多輔具需要一定的空間去配合使用,但不少特殊學校空間及配套都不足,希望政府推進「藍天工程」時,可以為特殊教育學生提供更多空間。

就本澳缺乏語言治療師問題,董志文表示政府主導的語言治療師課程很快會有第一批畢業生投入社會,相信可以舒緩現時的特殊教育壓力,並逐步符合本澳需求。但特教學生必會不斷增加,應儘量預防,例如參考台灣學者提出的三級機制:多做宣傳、及早發現、防止惡化,而目前本澳比較欠缺的是有關宣傳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