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著眼“十四五” 澳門代表:融入國家發展的最佳機遇

2021年3月9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中新社北京39電 (記者 唐貴江)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中關於支持港澳鞏固提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闡述,讓在北京參加全國人代會的澳門代表備受鼓舞,不少代表表示,這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謀劃實現更大更好發展的最佳機遇。

讓科技進步成為澳門產業多元增長點

 “讓科技進步成為產業多元的增長點,讓科技創新支撐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新亮點。”澳門全國人大代表崔世平建議,在澳門建設高新科技展示體驗平台,推動擁有高端科技成果的內地企業將智慧衣、食、住、行的前沿產品,先行在澳門推廣應用。

 “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是國家賦予澳門的兩大功能,也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方向與目標。

崔世平表示,澳門要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澳門雖很好地控制住疫情,並保持長時間的零報告紀錄,但與此同時,作為澳門支柱的博彩旅遊等行業受到較大衝擊,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必要性再度凸顯。

崔世平認為,“十四五”時期澳門面臨很多發展機遇,而粵港澳大灣區則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的重要抓手。他認為,在大灣區特別是橫琴,可推動澳門的銀行金融、保險等行業的深度融合。

 “比如讓澳門市民可在大灣區更便利地開設銀行一類賬戶等,這樣將使澳門居民在大灣區的生活更加便利。”崔世平表示,此外,還可以在便利雙方人員往來方面繼續做一些探索。

  推動粵澳港共建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

 “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處於雙循環交匯的樞紐,澳門需要準確把握自身的角色和定位。”澳門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表示,規劃綱要草案釋放出一大重要信號,說明中央高度重視港澳的發展,澳門應該抓住時代機遇。

何敬麟表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澳門可以有所作為,建議在橫琴推進粵澳港共建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

何敬麟認為,從金融業發展到金融市場監管上,香港長久以來積累了較豐富的治理能力與經驗,相關法律制度也相對健全。橫琴建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可借鑒參考香港金融法律相關制度。

澳門則可發揮單獨關稅區與自由港的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實際行動提振經濟信心。何敬麟稱,這將使澳門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城市群協力,乘勢而上,推動金融業務多元發展。

粵港澳共建國際人才港

 “國家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澳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立法會議員施家倫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區域性創新高地,要積極發揮地處雙循環交匯點的特殊優勢,加快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施家倫建議,要發揮港澳特殊區位和制度優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相關部門可指導協調粵港澳共建國際人才港。

此外,施家倫還表示,希望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科技、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的科技聯盟、行業聯盟、標準聯盟等機構中吸納港澳成員參與,以便加強內地和港澳科技聯盟的合作。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