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高度肯定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認為可以用「成績斐然、異常艱辛,美好藍圖、振奮人心,部署科學、措施有力」來概括。面對疫情衝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複雜嚴峻外部局勢,國家如期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成就,非常不容易。對於十四五規劃,報告從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綠色發展、增加民生福祉、平安中國建設等九個方面進行了描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發展目標,令人振奮。對於2021年的發展也作出了科學部署,保持政策的穩定和延續,在減稅政策方面力度比去年更大。例如,增值稅起徵點由10萬提升至15萬元,企業所得額不到100萬的部分在現行優惠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所得稅。
澳可成創新資源雙循環促進者
施家倫表示,當前西方國家對我們展開新一輪技術封鎖,澳門在作為「創新資源雙循環促進者」,服務國家科技創新自立自強戰略中可以發揮「精準聯繫人」的作用。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有著良好的循環,澳門可以優化人才政策,打造國際人才港和華裔高端人才回流的首選地,透過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跨境產研創新聯合體等載體,匯聚更多全球創新資源。
完善選舉制度有利香港良政善治
施家倫認為,完善特別行政區及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這是落實憲制要求的應有之義。指出過去一段時間香港部分反對派議員,充當「反中亂港」急先鋒,刻意阻擾立法會正常運作,嚴重衝擊國家安全,影響香港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民生建設。在中央主導完善有關選舉制度,堵塞制度漏洞,是撥亂反正的正義之舉,有利於把「愛國者治港」這一根本原則從制度上落到實處,有利於香港社會良政善治、長治久安。建議香港加快建立健全香港大中小學《憲法》《基本法》和國情教育及其評估體系,強化公務員隊伍和教師隊伍的愛國主義再教育和培訓交流,築牢管治團隊和傳承者的愛國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