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2016至2025年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中包含的345項短、中期措施已於2020年按時完成,“養老保障機制跨部門策導小組” 已開展行動計劃的中期評估工作,以便因應本澳人口的老化情況、社會發展和長者實際需求等因素,對長期階段的規劃進行適當調整。
歐陽瑜在“2016至2025年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中期評估分享會上致辭表示,為應對本澳人口老化,特區政府於2016年開始落實“2016至2025年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並設立由社會文化司司長領導、13個公共部門組成的“養老保障機制跨部門策導小組”,負責推動行動計劃各項措施的有序執行。
她在回顧時表示,過去5年,在特區政府的積極努力、民間機構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協作下,行動計劃345項的短、中期措施已於2020年按時完成。重點工作成果包括:推出長者假牙先導計劃、推出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推出安老院舍暫宿服務、設立失智症診療中心和失智症支援中心、增設“戶外平安通服務”、完成《長者權益保障法律制度》立法工作、設立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及財政盈餘撥款機制、增設澳門理工學院長者書院氹仔分校、優化“長者車資優惠計劃”、開展上落樓出行支援服務、增設無障礙的士及復康穿梭巴士、落實《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放寬年滿65歲人士組成的家團申請社會房屋的入息及資產上限等。
最後她表示,為全面評檢行動計劃的執行情況,以及總結過去的工作成果,策導小組於2020年開展了行動計劃的中期評估工作,以便因應本澳人口的老化情況、社會發展和長者實際需求等因素,對長期階段的規劃進行適當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