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下午,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了《2020年旅遊經濟運行分析與2021年發展預測》研究報告。
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統計調查所所長馬儀亮指出,2021年旅遊經濟將從全面復工複業走向消費、投資全面復蘇,大眾旅遊新需求、智慧旅遊新業態推進產業迭代和服務升級,全年發展預期相對樂觀。
文化和旅遊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為28.8億人次,同比下降52.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2.2萬億元,同比下降61.1%。我們預計,全年入境旅遊人數2720萬人次,同比減少81.3%。實現國際旅遊收入170億美元,同比減少87.1%。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 2023萬人次,同比減少86.9%。2020年,旅遊經濟運行季度綜合指數分別為68.95、75.69、78.47和85.32,同比下降但環比穩步回升。
儘管旅遊業在2020年受到巨大的衝擊,“有理由對2021年旅遊經濟運行持相對樂觀的預期,對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馬儀亮預計,2021年國內旅遊人數41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3.3萬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2%和48%。在新冠疫苗普及較為順利,疫苗有效性相對樂觀的情況下,出入境旅遊市場有望在下半年有序啟動,全年恢復至疫前的3成左右,其中接待入境遊客同比增長超五成;實現國際旅遊收入同比增長超六成五;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可望同比增長達七成。
新冠疫苗研發進入尾聲,去年12月上旬開始一些國家將陸續啟動疫苗接種。雖然疫苗的有效性仍待觀察,但疫苗的益處大概率超出其風險。2021年下半年後,國際旅遊有望在全球範圍內有序重啟。
我國經濟受疫情衝擊相對較小,特別是居民收入沒有在疫情期間出現顯著下滑,居民“找回失去的旅行”意願強烈,2020年一至四季度居民出遊意願並未因疫情顯著下滑。隨著疫苗接種範圍不斷擴大,2021年居民出遊意願將保持在85%以上,旅遊市場復蘇步伐勢必更快。
疫情以來,住宿、機票價格降幅明顯,景區門票降價甚至免費、旅遊消費券發放等優惠政策仍可能在一些地方延續。2021年將是近年來旅遊性價比的高點,旅遊需求將沿著需求曲線向“價低量升”方向移動,為疫後旅遊市場復蘇注入強勁動力。
(來源:騰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