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觀眾邀約,指展覽項目通過邀請,預約觀眾參觀展會的業務工作。
展會的觀眾分為專業觀眾和普通觀眾兩類。專業觀眾,指參觀專業展會(B2B性質)的受眾,如參觀機械裝備工業展會的機械裝備研發、製造、銷售代理等方面的專業人士。普通觀眾,指參觀消費展會(B2C性質)的受眾,如參觀年貨展會的民眾。
在展覽業內,有將專業觀眾稱為專業買家或參觀商的。本教材(指《展覽項目管理》張凡、張嵐合著,擬於2021年出版)認為,專業買家指專業觀眾中具有採購決策權或意願的人士。因不是所有的專業觀眾都具有採購決策權或意願,故而專業買家並不等同于專業觀眾。而許多非商業人士是展會常客,如行業研究者、高校教師或媒體記者,這些人不宜稱為參觀商。
第一是觀眾 第二是觀眾 第三還是觀眾
客商參展就是為了見到用戶,並通過展會與其面對面交流。對於經貿展會而言,用戶是觀眾的主要構成。
沒有觀眾或少有觀眾的展會,或者雖有觀眾但缺乏用戶觀眾的展會,要麼是展覽項目的主題背離市場需求,觀眾不感興趣;要麼是展覽項目缺乏營銷能力,難以吸引觀眾。因此,國際知名展覽公司——勵展博覽集團強調展覽項目邀約觀眾工作重要性的常用語是:“第一是觀眾,第二是觀眾,第三還是觀眾”。
三方面認知邀約觀眾的重要性
觀眾是決定展覽項目在市場上成敗的關鍵因素。
試想,一個展會開幕了,觀眾稀拉,門可羅雀,參展客商必將對此嚴重不滿,甚至認為上當受騙,自然不會再次參展。這些客商還會傳播信息,形成不利於展會主辦方的社會輿論(口碑效應)。如此一來,因為銷售困難,項目發展隨之陷入困境。故而許多沒有或少有觀眾的項目創辦不到三屆就停辦了(一些政府展項目缺乏觀眾仍能長期舉辦的原因,是其依靠財政資金補貼作為支撐。如轉型為自負盈虧的市場化經營,這樣的項目就做不下去了)。
因此,沒有或失去觀眾的展會,可以看成是被市場淘汰的項目。而擁有觀眾並能不斷擴容的展會,就是適應市場、佔有市場並贏得市場的項目。此外,展會主題不符合市場需求(包括相關行業或相關主題不合適辦展),或主辦方操作不當,也會造成沒有或少有觀眾的結果。
邀約觀眾到場參觀是主辦方經營價值的體現。
觀眾參觀展會,需要前往舉辦展會的場所。人們無需事先提示而主動前往展會參觀的情況,實為鮮見。展覽項目經營活動的實踐證明,為吸引觀眾參觀,主辦方必須投入大量精力開展邀約工作。
對於負責任的主辦方而言,邀約觀眾的重要性不亞于招攬參展客商,甚至更加重要。這些主辦方深知,讓衣食父母即參展客商滿意的關鍵,是具有相應質量與數量的觀眾來到展會現場參觀(因為:作為用戶的觀眾,是參展客商的衣食父母)。參展客商如果對此不滿意,主辦方所提供的展會——這一服務產品的價值必將受到質疑,甚至存在失去客商、丟掉市場的危險。在展覽項目經營成本中,邀約觀眾是主要開支之一。主辦方的投入水平與邀約效果一般成正相關關係。
邀約觀眾是展覽項目營銷工作的基礎性業務。
邀約觀眾工作涉及展會的服務對象定位、信息收集、約請聯繫、保持黏性直至現場接待等多個環節,業務的系統性強,技術要求高,是營銷管理的重要領域。
隨著市場變化及項目調整,邀約觀眾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持續升級,不可能一成不變,一勞永逸。因此,只有不斷加強邀約觀眾工作的業務建設,努力提升專業化水平和保持先進性,才能促使展會價值保值增值,從而增強展會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來源:轉載自張凡的會展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