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中華非遺研討會舉行著力文化自信

2020年12月12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日前,中華文化產業促進會與澳門城市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合辦「第四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研討會」順利舉行,邀請了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非遺研究中心主任方昕,武漢工商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字繪中國主理人徐鄭冰,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文博)館員劉濤、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陳麗宇等作主題分享,中華文促會理事洪玲玲,澳門城市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助理院長王伯勛、助理教授李孟順,及該校研究生近40人出席。洪玲玲指

非遺研討會至今四屆,邀請各地專家、學者分享從傳統文化符號在商業運作中的成功案例,啓發設計師注重文化產業的內容淬取,以及新時代環境下傳播渠道

徐鄭冰主講「城市IP的力量:一個簡單的夢想」,介紹團隊打造中國漢字文化基因庫為核心IP,多角度挖掘,以藝術、設計、影視、文字、產品等形式,開發眾創模式,塑造國潮精品,讓非遺創作走向文化自信之路。

劉濤分享中國當代藝術視覺的文化遺產發展研究」,以中國當代藝術視覺為切入點,列舉多位著名大師作品對文化遺產圖像的再現,表達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當代社會中的精神內涵,透過當代藝術的創作探索,運用新的形式在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

方昕講述「跨文化視閾下的非遺傳播實踐」,指非遺除了形態,更應注重精神傳承。以嶺南非遺為緣起,非遺透過年輕化設計詮釋,借助網絡多元化傳播,進一步走近受眾、走進生活;以自身海外工作切入,分享非遺文化海外傳播實踐,走向世界。

陳麗宇分享「夏布新生:非遺的當代設計轉化」,由自身田野考察經歷,引出川渝榮隆夏布工藝的歷史淵源、產地及發展現況,透過當代設計,將產業轉化升級,從價值鏈條的銷售方式創新,協助傳統非遺工藝煥發新生。

王伯勛指論壇集合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分享多種實際案例,拓展學生的視野,探究如何深挖文化,將非遺文化、符號結合文創產品,試圖以文化作為品牌傳播,結合新時代的審美觀,融入日常生活。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非遺文化、傳統工藝的創新之路,並且對相關文化創意產業的挑戰與創新進行思考,主張做到文化自信、自主活力。並期待以澳門為平台,學院發展為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色研究基地。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