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11月27日下午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回答了多名議員有關就業和人才引入的提問。
李偉農在引介明年經濟財政司施政範疇及部署時強調,無論任何情況,將會持續把保障本地居民就業穩定置於優先位置,並持續健全外僱管理機制,嚴格執行外僱進入和退場機制,適時適度對外地僱員的數量作出調控。同時,支持青年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擴闊視野。
有議員詢問青年就業和職業配對的成效。李偉農回應稱,由今年9月起舉辦了13場職業配對,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參與面試的人中有四成找到了工作,但參與面試的人只佔三成,求職者的積極性有待提升。他分析道,有青年人對薪金有所堅持,即使只差1000元也覺得不行,他表示很可惜。他承認職業配對有改善空間,會加強宣傳,但只要有1個人肯來,都會繼續辦職場對接。同時,他建議青年人嘗試不同職業是成長的機會,政府會做更多宣傳。
對於支援青年電商就業和大灣區實習計劃方面,李偉農表示,目前澳門已經和內地一個比較知名的電商合作,該電商企業願意提供實習崗位給澳門的青年,但由於內地制度對實習有限制,僅限於學生參與實習計劃。他希望澳門的年青人多多接觸內地的知名電商企業,汲取經驗。
有議員提出人才引入和技術移民方面的問題,李偉農回應指出人才來澳工作和居留是兩個問題,如果是澳門缺乏的專業人才,盡量配合企業的發展,可以在一個月之內完成審批,但這些人才必須要帶教澳門本地人;至於居留的問題,至於他們能否在本澳居留,人才委員會做“球證”,貿促局做“球員”,不能讓貿促局又做球證又做球員。此外,他也表示,目前技術移民有改善空間,改變方法後,避免程序上迂迴,其後共批157宗申請,申請速度有所加快,但整個審批的標準沒有降低,有違規一定會送權限部門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