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二十五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下稱:第25屆MIF)、“澳門國際品牌連鎖加盟展2020”(下稱:2020MFE)及“2020年葡語國家產品及服務展(澳門)”(下稱:“2020PLPEX”)(上述三個展覽簡稱:“三展”),經過2020年10月22日至24日一連三天於威尼斯人同期同場舉行,取得了疫情下三展聯動,雙線融合成功辦展的成效,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下稱:貿促局)表示,“三展”融合辦展有利於客商各方透過澳門會展平台,共商合作,凝聚各領域客商,包括線上、線下以及世界各地的客商,共謀合作,發揮聯動和疊加效應。
三展面積達25,000平方米,設置約1,200個展位,展覽期間共簽署了逾百份合作項目,內容涉及澳門製造及澳門品牌產品進駐特色超市、葡語國家產品進駐澳門本地電商平台、採購澳門製造口罩、內地農產品採購意向及科研項目合作等,展覽期間線上線下共安排了逾670場洽談。值得一提的是“第25屆MIF”澳門中小企業展區參展規模,從去年的雙位數增加到逾百家,其中四成是首次參展企業,可見中小企對三展開拓業務,尋找商機的期待,彰顯了主辦機構致力攜手中小企在“疫”境下共同成長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三展均由貿促局主辦,均是澳門著名的國際品牌展覽,其中“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已於2005 年正式成爲全球展覽業協會 (UFI) 認證展會,該展不但是澳門最先獲得UFI的展會,而且是中國第二個通過該認證的投資促進展會,而“澳門國際品牌連鎖加盟展”及“2020年葡語國家產品及服務展(澳門)”也分別於2018年、2020年獲得UFI認證,這都充分反映了上述三個會展活動得到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營運方面的充分認可與地位。
“三展”為澳門會展業復甦按下“重啟鍵”
三個獲得國際UFI認證的展覽會,在疫情發生大半年後,澳門疫情得到緩和後,強強聯手同場舉辦的展會,不但達到預期效果外,同時也是以其國際品牌會展的“身份”,真正按下了澳門會展業復甦的“重啟鍵”。“三展”結束至今已經超過14天,澳門目前已連續超過220天無本地病例報告(包括無症狀感染者),已連續130多天無境外輸入病例報告,足以看到特區政府對會展業復甦的判斷的準確性及制定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更重要的是預示了澳門在新冠嚴格防控措施下,舉辦大型展會是可行的。
據貿促局介紹,該局對於受疫情影響的會展活動,透過會展競投及支援“一站式”服務,向主辦單位提供協助和跟進;向會展業界發出防疫指引建議及開設24小時查詢熱線等工作,同時透過會談、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持續瞭解疫情對行業的影響及聽取業界意見,以及於8月10日舉行的特區政府會展業發展委員會本年度第一次會議中,就疫後會展復甦等議題收集委員意見及建議,進而研究符合行業發展的可行措施是起到關鍵的作用。
“線上─線下”“線上─線上” 擴大展商推廣渠道
貿促局介紹,“第25屆MIF”“2020MFE”及“2020 PLPEX”以三展聯動,以線上線下之雙線融合方式舉辦,為本地企業及海內外客商突破逆境、提振信心注入動力。貿促局強調在做好防疫防控規劃的前提下,透過三展平台凝聚各領域客商,包括線上、線下以及世界各地的客商,共謀合作,發揮了聯動和疊加效應。
如何才能在疫情下能夠成功舉辦三展,貿促局表示,強化線上元素很重要,這是為本地企業及海內外客商突破逆境、提振信心注入動力的關鍵。三展期間,在展廳為逾1,100家參展商,展品總數逾4,300件搭建了線上展覽平台。同時除現場洽談配對外,增設“雲配對”、“雲簽約”服務,安排“線上─線下”、“線上─線上”商業配對洽談,以及專設專題配對活動。在“線上—線下”和“線上—線上”方面,還在展場的直播間,邀請到葡語國家等海外企業,與中小企進行一對一商業配對服務,促進了他們之間的合作,為協助了企業升級發展提供了幫助。
貿促局指出,線上線下辦展,是全球會展業因應疫情發展,開始更多善用電子化科技,加入線上元素,比如虛擬會展活動,讓客商足不出戶就能瀏覽會展活動資訊,這是促進會展產業新模式的轉型升級的有效方式。貿促局相信疫後會展產業會向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模式相互發展。貿促局又指出,線上元素具有便捷性、即時性的好處,透過線上科技可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突破空間的限制,令到參與者可足不出戶,同步參與會展活動,迅速便捷地與客商即時取得聯繫,促成合作,而且內容更靈活、更豐富,參與者可在新的場景構建互動關係。
而線下會展活動可以實現體驗感、帶動周邊經濟。貿促局指出,線下會展活動則可以發揮實體會展的現場體驗感,於展後的活動如社區導賞等,讓更多的會展及商務旅客到社區消費,可為本地帶來一定的經濟拉動作用。
貿促局相信兩者元素互補及融合發展,助力澳門會展業界適應行業新態勢,例如,在會展活動前,來澳客商可預先從線上了解產品或選擇預約,活動期間再親臨會展現場體驗會展服務,主辦機構可做好引流及分流安排,活動後透過線上持續提供服務,推進展會服務創新,進一步提升會展活動的層次,擴大會展活動觸及面及成效。
以謹慎的態度積極推動會展業發展
貿促局表示,將以謹慎的態度,秉持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積極推動會展業發展,並在防疫抗疫及重振疫後會展經濟尋找平衡點。包括:未來繼續舉辦多項本地大型品牌會展活動,今年第四季已有序地展開相關的會展籌備工作以及推出一系列參展參會優惠措施,除了三展同期同場舉行以外,“第十一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IIICF)與“2020粵澳名優商品展”將分別於12月2至3日以及12月11至13日舉辦。貿促局相信,透過相關活動協助與會各方透過澳門平台,在擴大產業帶動效應的同時,帶動更多會展及商務旅客到社區消費,為本地經濟發展增添動能。除了澳門本地展覽外,貿促局表示,未來將繼續引進更多品牌展會活動在澳門舉行。如11月在澳門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大會,以推動本澳科技創新發展。
貿促局表示,未來將透過“會展競投及支援‘一站式’服務"、“會議大使"計劃、“會議及展覽資助計劃”等支持措施競投及招攬更多品牌會展活動,並創設條件鼓勵更多不同類型的會展活動在澳門舉行,拓寬商務客源。另外也會持續開辦系列提高競爭力的線上培訓課程,尤其在疫情下,為了提升籌組活動的能力,與業界共同適應新業態的發展,支持業界引入更多國際會展認證課程及考核,共同提高會展業的專業水準。
辦好“PLPEX”發揮 “平台”優勢
隨著更多葡語國家相關會展活動在澳門舉行,澳門大型展會的葡語國家元素也越來越豐富,不但提升澳門會展業國際知名度,而且擴闊了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空間。貿促局於2014年在“第19屆MIF”首次設置“葡語國家產品和服務的專題展區”及相關項目,當時有89家參展企業; 2015年“第20屆MIF”首次以“展中展”形式設置“葡語國家產品及服務展”。在兩年後的2017年,“葡語國家產品及服務展”終於在“MIF”“展中展”的基礎上,獨立成展為 “PLPEX”。
“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下稱“一個平台”)是澳門特區政府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制定的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目標,也是澳門經濟發展的定位。“一個平台”加快了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促成更多澳門與葡語國家企業家的合作,以及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合作搭建了服務平台。澳門與葡語國家的貿易額也從2010年約3.2億澳門元,增加至2019年約8.4億澳門元,澳門從事葡語國家產品代理業務的企業持續增加,也有澳門代理成功把葡語國家食品銷售到內地。
貿促局自2018年推出“中葡商貿導航"服務後,促成了更多澳門與葡語國家企業家的合作,至2020年9月底,累計提供了520次中葡經貿合作相關服務,為289家貿易、金融及建築等不同行業企業和機構提供了服務。當中,經由貿促局提供服務後促成的貿易或合作共107項。透過上述各類工作,推動在澳門形成中葡貿易的氛圍,穩固了澳門中葡平台建設的根基。
經過多屆的“PLPEX”,以及貿促局展開的其他推廣工作,不難看出食品是葡語國家的優勢,同時也是內地最受歡迎之一。該局位於塔石廣場的“葡語國家食品展示中心”自2016年3月開幕,當時有99家企業參展,其中24家為澳門本地企業,至2020年,參展企業已達228家,當中64家為澳門本地從事葡語國家貿易業務的企業。
與此同時,貿促局致力發揮澳門作為中葡平台的作用,透過多種模式包括與商協會合作等,在澳門6個場所及內地多個城市,如廣州、上海等設置了葡語國家食品展示點。這些展示網絡能讓消費者親身體驗葡語國家食品,提高了各方尤其是內地客商對葡語國家食品的認知,為有關食品進入內地市場創設更有利的條件,推動了雙向經貿交流和合作。
貿促局表示,提升“一個平台"的功能與作用,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切入點,特區政府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以及特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尤其是2013年第四屆部長級會議期間,中央政府宣佈支持澳門建設“中葡中小企業商貿服務中心"、“葡語國家食品集散中心"、“中葡經貿合作會展中心"的“三個中心",成為了澳門發展中葡平台的主要脈絡。
貿促局指出,會展業具備可助力各方產業對接的重要功能,一方面立足於澳門作為“一個平台”的發展定位,可發揮好精準聯繫作用,在會展活動中注入更多葡語國家元素;另一方面,可從“+澳門”的角度出發,讓澳門的會展業與灣區其他城市的優勢產業有機結合,成為灣區城市拓展葡語國家等國際市場的切入點,當中,澳門會展業也可藉此提升自身的國際影響力,並得到更多發展空間。
貿促局還指出,目前,中葡經貿合作的一系列重要會議均放在澳門舉辦,如中葡論壇部長級會議、中國與葡語國家省市長圓桌會、中葡青年企業家論壇、葡語國家產品及服務展等大型會議和展覽,貿促局期望透過舉辦相關國際性會展活動,助力構建澳門更好落實“一個平台”,逐步落實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升綜合競爭力,並推進民生持續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