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21年財政年度預算案》法案11月6日獲立法會一般性討論及表決通過。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列席立法會作引介表示,因受疫情影響,預計明年博彩毛收入為1,300億澳門元,特區政府將以此作為編製明年預算的基礎。預計明年的預算收入仍不足以應付預算開支,有需要根據第8/2011號法律《財政儲備法律制度》及《預算綱要法》的相關規定,再次動用財政儲備中的超額儲備,並透過在預算中登錄 “澳門特別行政區財政儲備調撥”、金額為265億8,131萬澳門元的預算收入項目,使財政達致平衡。
李偉農指出,眾所周知,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共財政收入不理想,尤其是源自博彩特別稅的收入大幅減少,因此需要動用財政儲備填補預算赤字。展望2021年,經濟情況仍然嚴峻,復甦需時,經過審慎評估後,預計明年博彩毛收入為1,300億澳門元,特區政府將以此作為編製明年預算的基礎。
他表示,明年特區政府將繼續緊縮開支,然而,考慮到總體民生福利措施的延續,以至公共工程預算開支的增加,預計明年的預算收入仍不足以應付預算開支,有需要根據第8/2011號法律《財政儲備法律制度》及《預算綱要法》的相關規定,再次動用財政儲備中的超額儲備,並透過在預算中登錄一項名為“澳門特別行政區財政儲備調撥”、金額為265億8,131萬澳門元的預算收入項目,使財政達致平衡。
2021年採用現金收付制的澳門特區一般綜合預算收入為960億6,310萬澳門元,較2020年最初預算的1,226億9,729萬澳門元減少266億3,419萬澳門元,減幅為21.7%。一般綜合預算開支為952億1,634萬澳門元,較2020年最初預算的1,006億8,929萬澳門元減少54億7,294萬澳門元,減幅為5.4%。
他指出,雖然2021年預計特區收入將會減少,但在公共財政狀況仍然相對穩健的前提下,仍會建議明年延續一系列惠民措施,包括現金分享計劃、醫療補貼計劃、居住單位電費補貼計劃、持續進修發展計劃、免費教育津貼、未受惠免費教育的學費津貼、大專學生學習用品津貼、學生書簿津貼、私立教育機構的教學人員津貼及專業發展津貼、敬老金、養老金、殘疾金、殘疾津貼、三類弱勢家庭特別生活津貼及定期援助金等。
他建議明年繼續實施一系列稅費減免措施,包括:
-豁免營業稅、保險單及銀行業務印花稅、拍賣活動印花稅、表演及展覽娛樂入場券及觀眾票印花稅;
-免收小販牌照費、街市攤檔租金、鮮活食品檢疫費;
-免收商戶廣告牌照稅;
-免收酒樓、餐廳旅遊稅;
-扣減澳門居民擁有的不動產首3,500澳門元房屋稅;
-出租房屋稅稅率調低至8%;
-豁免未擁有不動產的成年澳門永久居民購買居住單位首300萬澳門元相對應的不動產轉移印花稅;
-減收30%職業稅,職業稅免稅額訂為14萬4千澳門元,長者及殘疾人士職業稅免稅額調升至19萬8千澳門元;
-向澳門居民退還2019年度已繳納職業稅稅款的60%,上限為1萬4千澳門元;
-所得補充稅可課稅的年收益豁免額維持為60萬澳門元;
-企業從以葡文作為正式語文國家取得的已在當地完稅的收益免納所得補充稅;
-企業首300萬元的“合資格研發開支”可獲三倍所得補充稅可課稅收益扣減額度,餘額可獲兩倍扣減額度,上限為1千500萬澳門元。
為進一步推動本澳債券市場的發展,建議明年對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發行的債券所取得的利息,以及因買賣、被贖回或作其他處置所取得的收益,豁免所得補充稅,同時亦豁免涉及有關債券的發行、買賣或有償讓與行為的印花稅。
對於明年建議實施的各項惠民措施,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
-雖然預計明年特區公共財政收入將會減少,並在需要動用財政儲備的前提下,特區政府仍建議延續一系列第22/2019號法律《2020年財政年度預算案》的基礎預算所實施的各項惠民及稅務減免措施,盡最大的努力保障居民繼續享有各項臨時性的福利待遇,施政為民;同時,特區政府要求各公共部門及機構勵行節約,減省非必要的各項公共行政運作開支;
-由於本年澳門特別行政區將不會錄得公共財政預算執行結餘,未符合第7/2017號法律《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第四十條所指的發放預算盈餘特別分配款項的條件,故明年的財政預算案未有登錄有關預算開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