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四學者研究課題獲發文化局學術研究獎學金

2020年10月28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為鼓勵開展關於澳門文化及澳門與中外交流具有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文化局自1988年起設立“學術研究奬學金",並不斷完善獎學金的發放工作,在過去30多年約160項研究課題已獲發奬學金,多項研究成果已出版成專著,致力推動澳門文化與中外交流。2020年度“學術研究奬學金"經甄選後,4位分別來自本地及海外學者的研究課題獲發獎學金。

為使獎學金的申請甄選過程更符合學術規範,以及體現公平、公正原則,根據《學術研究獎學金規章》規定,文化局委託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組織專家,對所有申請項目進行匿名評議,提供學術意見予甄選委員會參考。甄選委員會由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澳門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湯開建、澳門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朱壽桐、澳門大學《南國學術》總編輯田衛平及文化局學術及出版處代處長吳美娟組成。經參考專家意見和綜合討論後,甄選委員會在本年度27份申請課題中,甄選出4項研究課題獲發放獎學金:

 一、“Catalogue of Macao Shipping 1700-1833(譯名為《澳門航運目錄1700-1833》),課題研究者PaulArthur Van Dyke,為美國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州大學)哲學(歷史學)博士,現職中山大學教授。本課題記錄了1700-1833年間1000多艘澳門往來船隻的數據,在研究澳門往來船隻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澳門的海外貿易情況,為復原和理解澳門與外界的聯繫提供詳實的史料。

 二、“‘九九’後澳門移民研究”,課題研究者周大鳴,為中山大學法學(民族學)博士,現職中山大學教授。本課題聚焦於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後,澳門新移民的社會互動與族群關係、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計劃的實施、國際環境變化等現狀,對澳門移民與社會發展的階段性關係進行研究。

 三、“近代澳門財政研究(1844-1911)”,課題研究者趙新良,為澳門大學哲學(歷史學)博士,現職廣州大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本課題以1844-1911年澳門轉型時期的澳葡政府財政的演變和發展歷程,以及其對於澳門文化與中外文化交流的互動關係進行深入研究。

 四、“Macau, do oceano aos arquivos. Documentação sobre Macau e as suasrotas marítimas do século XIXem arquivos no oceano índico”(譯名為《澳門,從海洋到檔案館──印度洋國家檔案中有關澳門及其19世紀海上航線的文獻》),課題研究者Pedro Manuel Sobral Pombo,為葡萄牙ISCTE - Instituto Universitário de LisboaISCTE里斯本大學學院)人類學博士,現職印度果阿大學助理教授。本課題以印度洋國家檔案中有關19世紀從澳門出口的契約華工(俗稱賣豬仔)及其海上運輸航線的文獻及與之有關的遺跡作為研究對象,探究該時期澳門苦力販運和海路運輸的情況。

《學術研究奬學金規章》詳情及獲獎名單,可於文化局網頁www.icm.gov.mo瀏覽。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文化局,電話85986738或電郵至bolsa.depub@icm.gov.mo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