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議員施家倫書面質詢當局,冀及早面對長者再就業議題。他指出, 根據資料顯示,2036年本澳長者將佔總人口20.7%,屆時每5人中將有一名長者,可以預見將來醫療服務、社會開支等方面都會大增,同時帶來的問題可能是勞動力緊缺的情況。因此,近年成為社會熱烈討論的議題,亦是本澳需要及早面對。
特區政府亦秉持“積極參與,躍動耆年”的長者政策方針,推出了《共創耆職長者社企資助計劃》,並設立了“就業服務長者優先窗口",為長者辦理求職登記及職業諮詢,包括職業轉介、面試技巧指導等,希望協助長者豐富日常生活,發揮所長,融入社會,達至老有所為的理想目標。但相關措施的具體成效如何,似乎不得而知。
綜觀各國可見,不少國家都有推行長者再就業措施,從各國實施經驗可以發現,多以結合延長退休年齡、獎勵僱用長者政策等方面相互配合,所以,本澳要成功推動長者再就業,需要政府、企業和長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及配合。而政府更應該首先做好配套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及機會,除了要適時檢討完善上述相關措施,亦應借鑒其他地區相關的經驗,包括“返聘制度”、聘用長者稅務優惠、建立專門針對長者的職業配對機制等,以便讓長者能夠於退休後,發揮餘熱,起著良好的“帶教”,做到老有所為。
施家倫提出以下質詢:
1、為鼓勵長者再就業,政府設立就業服務長者優先窗口,有關措施成效如何?並且,在培訓長者再就業方面,包括職前及就業輔導方面的服務,政府在培訓方面成效如何?配對的情況如何?
2、綜觀各國可以看見,長者再就業措施多與延長退休年齡、獎勵僱用長者政策等相互結合,為此,政府會否參考相關經驗,進一步優化完善現時有關制度,以真正助力長者做到老有所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