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特區政府於10月7日頒發“2020年度澳門科學技術獎”,澳門大學囊括近七成、共11項科學技術奬。另外,澳大研究生表現也非常出色,13名博士生及3名碩士生獲頒研究生科技研發獎。
經過激烈競爭,澳大在16個科學技術奬項中獲得11個,分別是自然科學二等獎3個、三等獎3個,技術發明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科技進步二等獎1個。
是次唯一獨立獲獎的澳門本土女性學者、澳大科技學院副教授莫昇萍代表致辭時表示,對一眾在澳門紮根的科研工作者來說,獲得澳門科技獎是一項崇高的榮譽,是對研究團隊工作的最大肯定與褒獎。他們將積極落實特區政府與國家的期望,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與灣區的合作,努力將各樣發明產業化,真正造福巿民,同時不忘初心,繼續追求卓越並以培育新一代為己任,為科學的傳承與澳門的發展出一分力。
澳大在科研方面採取突出特色、發揮優勢、構建高峰和加強合作的策略,以問題為導向,重點支持既具澳門特色,又順應國際發展潮流的研究方向。學校全力支持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藥質量研究、微電子和智慧城市物聯網)、三個重點研究方向(精準醫學、先進材料和區域海洋)、三個交叉研究領域(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認知與腦科學和數據科學),以及三個人文研究平台(澳門研究中心、亞太經濟與管理研究所、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的研究發展。鼓勵跨學科合作,打破學科壁壘,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和現代科技的結合。是次獲獎是對澳大科研實力的高度認可和鼓勵,大學將繼續推動科技創新、產學研發展及技術成果轉化。
澳大獲獎項目及名單如下:
獎勵類型
|
獎勵等級
|
獲獎人
|
項目名稱
|
自然科學獎
|
二等獎
|
阮家榮
|
結構動力學的貝業斯方法: 從線下到實時
|
陳俊龍、劉竹琳、馮霜
|
新型判別式和生成式學習方法研究: 寬度學習網络及生成模糊網络
|
祝雷、譚錦榮、蔡偉華、楊力、邱雷雷
|
多模諧振結構的研究及其在寬頻微波電路中的應用
|
三等獎
|
莫昇萍
|
核醫學物理研究及其於精準醫學的應用
|
周怡聰
|
圖像加密技術及其應用研究
|
李紹平、趙靜、王蘭英
|
澳門蕈菌研究
|
技術發明奬
|
一等獎
|
麥沛然、殷俊、陳勇、羅文基、Rui Paulo da Silva Martins
|
創建萬物連網關鍵微電子芯片
|
二等獎
|
陳知行、諸嫣、路延、冼世榮、Rui Paulo da Silva Martins
|
應用於新興系統具前沿能效的數據及電源轉換集成電路設計
|
三等獎
|
王瑞兵、李銘源、高成
|
環境友好百草枯新劑型的開發
|
李銘源、許貝文、陳勁
|
用於藥物研發和環境監測的基於微流控技術大規模活生物體篩選系統
|
科技進步奬
|
二等獎
|
譚錦榮、鄭家興、鄭振邦、張文海
|
面向智能公共資產管理的超高頻識別天線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