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現正進行公開諮詢,草案將本澳劃分十八個區域進行功能性發展。民眾建澳聯盟副理事長、離島社諮委吳超偉關注未來石排灣的規劃及配套,建議結合區內人口增長做好教育、康樂、文化及體育等設施規劃。
吳超偉表示,根據諮詢文本的資料及鳥瞰圖,未來石排灣以居住功能為主,區內人口預計達六萬人。他指出,近年石排灣居住人口持續上升,但區內活動設施只有社區綜合大樓及樂群樓的公共休憩空間,未能完全滿足居民需求。曾有居民反映,諮詢草案的藍圖願景雖然不錯,但現時澳門半島及氹仔均有一個綜合型的體育中心,而在是次文本上石排灣的規劃未見有預留康體設施。
吳超偉認為,石排灣是一個新建的大型社區,現時仍有條件作出更好的區內配套,為配合未來的功能劃分,他認為當局應預早做好相應的設施規劃並預留必要用地,避免屆時配套不到位,難以配合社區發展及居民生活需要。並期望當局在落實具體方案時,多收集區內居民意見,以完善社區配套,回應居民訴求。
另外,他表示,按照當局公佈的計劃,石排灣輕軌線預計將於二零二三年落成,相關的站口設計以天橋的方式進行,並考慮與現時區內的幾座天橋相通。他指出,現時已落成的天橋,在設計初期是與區內各座大樓相連相通,方便居民尤其長者出入,然而,其後實際建築與設計概念卻相差甚遠,對居民使用造成不便,導致天橋的使用率低。吳超偉期望,在未來石排灣輕軌站接口的設計上,應以方便居民為原則,建議重新考慮讓相關天橋接連區內不同區域及大樓,以提高居民使用率及優化出行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