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行政長官賀一誠去年候任時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面對面》欄目訪問時,認為“澳門博彩業一業獨大,不健康、不可持續”。今年四月八日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在介紹特區政府推出的第二輪疫情經援措施的記者會上表示:本澳經濟經歷多次考驗,單一產業造成單一就業,承受衝擊的能力在這次疫情中原形畢露,必須要痛定思痛,在適度多元方面作出突破。
但“痛定思痛,在適度多元方面作出突破”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非常難。這些年本澳的“一業獨大”也曾遇到過一些波折,當時多人也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要“推進產業適度多元”,但那些“波折”一過,似乎立刻就“好了傷疤忘了痛”,澳門社會又普遍沉浸在由博彩收入的快速增長所帶來的經濟繁榮之中。
而如李偉農所言,澳門經濟“承受衝擊的能力在這次疫情中原形畢露”,只是不少澳人可能依然認為,此次疫情過後只要恢復了內地居民的澳門“自由行”,澳門經濟自然就會重回升勢,澳門居民的就業、收入就至少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無須為未來的澳門經濟擔憂。
但上月二十六日國務院文化和旅遊部發出《牽頭建立跨境賭博旅遊目的地“黑名單”制度》的公告,全文如下:“近年來,隨著對外往來日益便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持續增長,增進了中外友好交流與合作。但境外一些城市開設賭場,吸引中國遊客出境賭博,擾亂中國出境旅遊市場經營秩序,危害中國公民人身和財産安全。據此,文化和旅遊部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了跨境賭博旅遊目的地‘黑名單’制度,將對中國公民前往‘黑名單’中的境外城市和景區採取相關旅遊限制措施”。
這一公告顯示,目前內地政府比以往更加重視“中國遊客出境賭博”,更加想方設法推出措施減少這類現象。內地遊客來澳進行博彩消費其實也是“出境賭博”,也會“擾亂中國出境旅遊市場經營秩序,危害中國公民人身和財産安全”,因此內地政府很可能也會採取相應措施。但本澳坊間對此卻似乎有一些“僥倖心理”,認為內地政府對澳門會做特別照顧,會“網開一面”,而不會將澳門列入該“黑名單”。例如有立法議員認為:本澳是國家境內唯一合法博彩的地區,相信該措施是針對涉及經常出現涉賭犯罪行為的開賭國家和地區,本澳博彩業多年受嚴格監管,本澳不會被列入黑名單,相反,有關的政策能有效打擊境外非法賭博活動,有利本澳博彩業健康發展。有學界人士表示:疫下澳門旅遊業受到重創,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期望國家可支持澳門,不要把澳門放在黑名單裡。還有學者認為:若對海外國家或城巿實施相關限制,澳門博彩業生意自然向好;但即使澳門在該名單內,相信也会有特殊條款或處理安排,始終澳門對博彩依賴仍較大,要澳門經濟繁榮穩定,相信國家可審重考量。有媒體評論也認為,阻止內地居民到其他國家地區參賭,反而將會促使部分有意“小注可怡情”的內地遊客,集中到澳門“玩番兩手”,使澳門得益。
說澳門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中央政府一定會希望澳門好和支持澳門發展,這一點應該是確定無疑的。但如果說中央政府對澳門博彩業會長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永遠不會採取任何反制措施,這種說法也未必成立。前些年內地政府陸續推出的“收緊內地居民澳門簽證”、“要求澳門方面撤掉賭場內的珠寶店和典當行裡的銀聯卡終端機”、“要求澳門方面收緊持中國護照過境澳門的規管措施”、“打擊地下錢莊”、規定內地遊客在境外“參與賭博、色情、涉毒活動”將被納入“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等措施,以及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並實行的“內地居民個人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本人名下銀行卡(含附屬卡)合計每年度不得超過等值十萬元人民幣;人民幣卡、外幣卡境外提取現金每卡每日額度統一為等值一萬元人民幣;個人持境內銀行卡境外提取現金超過年度額度的,本年及次年將被暫停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等措施,其中有些就是針對澳門博彩業所實施的反制措施,也是導致澳門博彩業在二零一四年六月至二零一六年七月連續二十二個月按年遞減的主要原因。所以此次中央政府推出“建立跨境賭博旅遊目的地‘黑名單’制度”,未必一定會“照顧澳門”,更未必會“有利於澳門博彩業發展”。
而那種認為中央政府不會將澳門列入跨境賭博旅遊目的地“黑名單”的“僥倖心理”的更為有害之處在於,那種心理不會讓澳門社會“痛定思痛”,而更會“好了傷疤忘了痛”,讓澳門社會此前為“產業適度多元”而付出的辛勤努力和高昂代價“前功盡棄”,讓澳門未來只能更加依賴博彩業。所以澳門社會不可抱有這種“僥倖心理”,而更應該“痛定思痛”,沿著推進“產業適度多元”的方向堅持不懈地努力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