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文化局轄下澳門檔案館現正舉行“澳門水域的海盜(1854-1935)”展覽,介紹澳門水域的海盜活動及其對澳門的多重意涵,展期至明年1月31日。是次展覽共展出一百多件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海盜活動有關的檔案文獻、歷史地圖及照片,向公眾展示有關19世紀後半葉至20世紀初期澳門水域的海盜活動,並於9月5日舉辦“澳門近代海盜與經濟轉型”專題講座,讓市民了解澳門近代海盜歷史。
是次展覽一方面旨在引起公眾和學界對海盜主題的研究興趣,從不同層面探討作為一種綜合性社會活動的海盜現象,其在廣義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體系中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向公眾展示澳門檔案館珍藏的豐富文獻資源。展覽從澳門檔案館館藏檔案中挑選一百多件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海盜活動有關的檔案文獻、歷史地圖及照片,展示檔案的多様性及相關主題的廣泛性,並增進大眾認識有關十九世紀後半葉至二十世紀初期澳門水域的海盜活動,及其對澳門的多重意涵。
此外,澳門檔案館亦於9月5日下午3時舉辦“澳門近代海盜與經濟轉型”專題講座。專題講座由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院長葉農擔任主講嘉賓,探討澳門近代海盜與經濟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