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於今(24)日舉行例行記者會,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表示,至目前全澳核酸檢測採樣總數超過30萬人次,並表示,現時澳門的核酸檢測能力維持每日1.6萬人次,可視乎疫情需要短期增加檢測能力,並正跟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研究在綜藝館檢測站開展更多檢測服務。
羅奕龍醫務主任報告,截至7月24日,本澳從未出現新冠肺炎病毒社區傳播,已連續117天無本地病例報告,已連續28天無境外輸入病例報告。累計確診病例46例,沒有死亡病例,累計出院46例,44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僅2例為輸入相關病例,無任何醫務人員受到感染。目前,有1名治愈病人於路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接受康復期治療;45名治愈病人已完成康復期隔離,沒有密切接觸者接受醫學觀察。7月22日及23日的全澳核酸檢測採樣總數共有27,445人次;而截至7月22日,全澳核酸檢測採樣總數超過30萬人次。
他在回答傳媒提問時表示,現時澳門的核酸檢測能力維持每日1.6萬人次,可視乎疫情需要短期增加檢測能力,並正跟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研究在綜藝館檢測站開展更多檢測服務,屆時可望提升每日的核酸檢測量,解決本地核酸檢測需要和儲備。鑑於本澳與廣東省和大灣區城市的聯繫越來越多,通關人士亦越來越多,他提醒市民切記現時仍是防疫階段,呼籲通關人士錯峰出行減少聚集。
另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梁亦好協調員表示,特區政府十分關心新冠疫苗的相關情況,疫情初期已開始與多間包括歐美地區和內地的大型藥商保持聯繫,亦有與世界衛生組織和全球疫苗聯盟保持聯繫,期望可通過世界衛生組織,這種大規模的組織,安排全球如何統一採購疫苗,但現時未有成品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