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主辦的“澳門勞動力需求與供給學術研討會”,於11月17日在澳門大學舉行,來自北京、天津、廣東省及本澳等多名學者齊聚一堂,就澳門勞動力的現況發展、供給與需求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場面氣氛活躍。
“澳門勞動力需求與供給學術研討會”包括主旨演講和三場討論會,與會者發表了“人口結構與經濟轉型:以近代澳門為例”、“澳門微型經濟背景下勞動力需求與人才培養政策探討”、“澳門勞動力市場的結構:特徵、問題與對策”等議題的演講。學者們回溯歷史,觀照現實,展望未來,分析澳門經濟與勞動力市場的結構與問題,指出經濟轉型對澳門的影響和就業人口結構的變化,研究勞動參與率的特徵及其影響、勞動生產率與就業效率的關係等,並就人才培養政策、外僱政策、人力資本結構與創新能力、年輕人的就業傾向等方面提供相關意見。
研討會開幕式於17日上午9時半舉行,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澳門研究中心代主任郝雨凡、中資(澳門)職業介紹所協會總幹事廖建成、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所長陳衛民、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李嘉曾、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港澳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毅等出席。
郝雨凡致辭表示,一個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賴足夠的勞動力供給,而這當中,又分成兩個部分,即要有足夠數量的勞動人口,以及勞動力是否能配合地區所需。前一個部分與本地勞動人口數量的供給與保證、就業人口結構變化、外傭的輸入與退出等問題有關,而後一個部分則與本地經濟取向、產業未來發展、人才培養、勞動力配置等問題有關。這些又與本地區的經濟和產業結構息息相關。
澳門是一個微型經濟體系,有着地域狹小、人口較少、經濟總量較小的特徵,再加上澳門欠缺天然資源,幾乎沒有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比例較低,高度依賴第三產業,且為一個外向型的經濟體,故在產業結構上呈現了人力資源向第三產業傾斜、經濟增長與勞動力增長不一致、勞動力數量與質量有待提升等問題。其次,澳門特殊的歷史因素也造成了旅遊博彩一業獨大,其擠佔中小企業勞動力,是澳門產業多元發展的隱憂。此外,就未來而言,澳門人口老齡化的現象亦加劇了勞動力不足的情況。而解決這些問題,恰恰是澳門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實現特區政府在2016年推出的《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落實“人才建澳”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