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教青局續舉辦“學生藝術教育普及計劃”開闊學生藝術眼光

2016年11月3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教育暨青年局於2004/2005學年開始推出“中學生普及藝術教育計劃”,目的是讓澳門中學生每年均有1次欣賞不同表演藝術的機會。學生經學校安排在課堂時間走進正規的劇院欣賞專業藝團的演出及介紹,從而認識到木偶、戲劇、中樂、西樂、舞蹈及戲曲等藝術的特色及劇場禮儀,藉此提升對表演藝術的欣賞能力。該計劃於2015/2016學年延伸至小學六年級,新增以“視覺藝術”為主題的“走進藝博.涵泳藝文”,並正式易名為“學生藝術教育普及計劃”。

2016/2017學年的“學生藝術教育普及計劃”已於9月份展開,首個活動是專為小學六年級學生而設的“走進藝博.涵泳藝文”,接著11月份分別為初一及高三學生舉行“親近藝苑.木偶傳情”及“鑑賞國粹.細味戲曲”兩項活動。

“鑑賞國粹.細味戲曲”將於111517日假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5場學生專場,共有28所學校超過3,200名師生參加。活動邀請“上海市戲曲學校少年京昆劇團”及“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為學生進行戲曲演出及介紹,本學年首次邀請“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加入粵劇藝術表演,讓學生在京劇及昆劇的知識基礎上,能同時認識粵劇這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將演繹昆劇《牡丹亭──遊園》、京劇《三岔口》及粵劇《白蛇傳──遊湖》等經典劇目選段,並為學生介紹有關中國戲曲藝術的特色。

除上述活動外,“親近藝苑.木偶傳情”亦將於112125日假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舉行,共有28所學校超過2,700名師生報名參加。活動邀請“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來澳為學生進行10場學生專場。“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的國家級木偶大師以不同的種類(如:杖頭木偶、提線木偶、布袋偶等)演繹神話劇、默劇、舞蹈、粵劇等不同劇目,當中包括家傳戶曉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帝女花》等,並在演出當中介紹木偶藝術的歷史和特色。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