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文化產業委員會於10月24日召開本年度第二次平常全體會議,文產委員會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出席。本次會議主要議程包括聽取文化產業範疇施政意見、介紹文化局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工作、總結文化產業委員會工作等。
根據統計局資料顯示,2014年澳門文化產業相關領域企業有1038間、在職員工7188間、收益38.2億澳門元,其中在本澳電影票務收入方面,由2013年的1.06億澳門元上升至2015年的1.37億澳門元。會上,文化局表示,未來將嘗試確立外判民營方式,以推動民間文創成長,例如南灣C-Shop、“戀愛·電影院”,以及未來的海事工房、南灣·雅文湖畔綜合項目及塔石玻璃屋等,均嘗試以公開招標方式外判民間營運;同時,提供空間資源及租金優惠,降低文創精英成本,透過公開競投形式,甄選本地文創業界人士進駐,為本地文創產業創造更多有利發展條件。
在文產委員會工作回顧上,今年上半年各專責小組共進行了7次小組會及座談會,提出優化文化產業服務平台支援措施,包括建議政府適當平衡“監管”及“商業運作”所需靈活性、建議考慮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及建議區分“服務平台”運作的支援政策與一般文產商業醒目資助政策。
會上,委員何超瓊認為,文創工作者兼職創作並不是問題,兼職讓其有更多機會接觸社會,有助於在其創作是增加靈感。她表示,希望本澳博企能率先與創業人士合作,由於博企時常會舉辦一些大型活動,能讓創作人士有機會參與進來,擴大其發展道路;文產委員會副主席徐秀菊表示,澳門雖然地方小,但中西文化韻味很濃,可通過增加市民的文化認同感來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她又提出了“社區文創”的概念,利用社區內一些的空間推廣文創,讓市民參與進來,增加文化認同感,同時還能帶動社區周邊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