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世界旅遊經濟論壇(下稱“論壇”)至今已踏入第五年,大會特別推出“五週年專題環節——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力量”,由前中國對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擔任主講,CNN國際特派記者馬特·里弗斯擔任主持,探討中國經濟發展的驅動力。
龍永圖在會上指出,亞太地區旅遊業繼續領跑全球旅遊發展趨勢,中國在其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他認爲促進中國經濟、旅遊不斷發展的動力有三方面,一是有市場,中國經濟主要依賴人口,隨着中國近年來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進步,人民生活提升,其中中產階層的經濟狀況增長最快,亦有越來越多中產階層的人選擇出境遊,該階層將持續推進中國經濟發展;二是經濟改革,隨着科技不斷發展,中國無論是國企亦或是私企均在進行變革,改變產品來迎合市場變化與發展;三是中國參與全球化進程,中國正積極擴大在全球各國地的投資,中國企業實現“走出去”,同時“一帶一路”亦加速推進中國參與到全球化中。
他表示,現在中國人的消費模式已有改變,懂得享受生活,旅遊業在15年前曾被中國人看作是奢侈消費,但現今已成爲生活必需的消費,認爲中國旅遊業發展具有很大潛力。他還稱,雖然中國一線城市在旅遊接待方面已有較好發展,但在二、三線城市仍需加勁提升服務水平、增加旅遊產品來接待國際旅客,他認爲澳門的旅遊服務業發展有較好的發展,可將澳門作爲中國旅遊業培訓人員基地,提升中國的旅遊服務水平。
有專家認爲迎合中國旅客應先瞭解再做改變
2015年中國旅客出境遊達1.28億人次,消費達2920億美元,顯然出國旅遊已成爲中國旅客休閒與消費模式的重要部分,中國旅客對全球旅遊業運作模式帶來明確的變革。在論壇第四環節“迎合多樣化的中國旅客”上,法中之家創辦人及首席執行官帕特里夏·塔圖爾認爲,中國年輕一代消費旅客存在四方面特點,一是該群體出境旅遊不再僅僅關注風景與休閒,開始瞭解當地的教育、文化等領域的發展情況;二是國際性聯繫,許多年輕的旅客到國外旅遊,可能會與當地人產生友誼,未來亦可能透過再次旅遊來保持聯繫;三是與同伴分享,現今網絡平臺應用逾加廣泛,年輕一代旅客將出遊紀錄、相片等透過平臺分享給同伴;四是在出遊時對旅遊產品會有性價比較,對價格比較敏感。
ClubMed總裁亨利·吉斯卡·德斯坦認爲,爲迎合越來越多的中國旅客,應先瞭解他們在中國是如何生活的,包括一些科技方面的應用,根據所觀察到的對旅遊目的地進行相應的改變,讓中國旅客來到景點或城市有一種在“家”的感覺,藉此吸引中國旅客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