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企業家·金融家大會”為迎合“創新金融服務方式 促進中葡產能合作”的主題,分別設置了“產能合作專題研討會”及“金融合作專題研討會”兩場活動,為與會各國企業家與金融家探討合作方向、領域及模式等內容提供平台。
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司長周柳軍在“產能合作專題研討會”發表了演講,指出經貿合作是中葡關係穩定發展的壓艙石與助推器,中葡論壇為雙方合作搭建了獨特平台。為使中葡經濟注入更持久的發展動力,他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共商合作,加強戰略對接;二是共建平台,借力機制建設。他指出,本屆部長級會議進一步豐富了中葡論壇的合作內容,創建了中葡產能合作的長效機制,同時亦要充分發揮澳門的語言文化優勢,用好用活澳門人才與人脈;三是創新模式,挖掘合作潛力;四是產融合作,提升競爭實力。他表示,2013年中方設立了10億美元規模的中葡合作發展基金,2015年中非發展基金增資至50億美元,首期規模100億美元的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亦於同年成立,他希望企業利用好上述投融資平台,拓寬融資渠道,提升資本運作能力,形成競爭合力;五是規範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
黃國勝倡在澳建中葡產能規劃研究中心
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黃國勝在研討會上發表演講。他指出,澳門最大優勢是悠長的中葡交往歷史平台,亦是文化和語言優勢,葡萄牙語作為官方語言之一,與葡語國家具有歷史和天然的聯繫,造就澳門成為中葡經貿合作的重要平台;同時,澳門憑藉四百多年對葡語國家貿易往來的經驗、自由港、低稅制及CEPA自貿區等政策優勢配合下,必能讓澳門作為平台的功能發揮得更好。
他表示,在中葡產能方面的合作,可考慮未來在澳門建立“中國與葡語國家產能規劃研究中心”,對中葡國家不同經濟貿易間所涉及的商品製造、消耗及市場發展進行深入而客觀的探討,以便更有效地推動中國與葡語國家間的產能合作發展,增強中葡國家經貿發展能力。
|